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透過DNA測序技術,成功識別出一系列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血漿 EB 病毒 DNA分子特徵,可更準確分辨出患鼻咽癌的高風險人士,及早治療。
團隊發現,血漿中帶有一系列由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血漿 EB病毒 DNA分子特徵的人士,將來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是未有發現有關病毒人士的87倍。
研究結果顯示,利用DNA片段特徵(fragmentation) 為基礎進行癌症檢測,可大幅提升鼻咽癌風險預測的準確度。研究亦顯示透過以傳統聚合酶鏈式技術檢測出血漿EB病毒DNA 的人士,4年後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會較高。
中大研究團隊在2013至2016年,為逾兩萬名沒有任何鼻咽癌徵狀的中年男士,進行血漿EB病毒DNA 測試 ,成功查找出34名鼻咽癌患者 ,當中約70%癌症病情屬第一期或第二期。首輪的篩查率先確定透過分析血漿內EB病毒DNA,便可在尚未有病徵前,及早診斷出鼻咽癌。團隊在首輪篩查的3至5年後 ,再為同一研究參加者進行第二輪鼻咽癌篩查,亦有效找出24個新確診個案。
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