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數今日(18日)集體走強,截至午間半日市,恒生指數升1.8%,恒生國企指數升2%,恒生科技指數升2.77%。
大型科技股集體走高助力大市上揚,百度抽升近一成,阿里巴巴升近5%,快手、京東升近4%,小米、騰訊升超2%;汽車股拉升,蔚來急升超過16%,理想汽車升7.6%,比亞迪股份盤中創歷史新高;生物醫藥股表現活躍,藥明系個股漲幅靠前,藥明康德大漲近12%。
相關ETF方面,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香港科技ETF(159747)升超3%,恒生指數ETF(513600)、H股ETF(159954)雙雙升超1%。
消息面上,中概股整體大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4.03%,收於2022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百度漲9%,阿里巴巴、京東均漲超4.5%,小鵬汽車漲3.5%。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研究院聯席院長張憶東近日表示,當前中國牛市剛剛找到「AI科技突破以及機器人等領域進展」的行情主心骨,剛剛步入行情主升浪,該階段因為海外風險而導致獲利回吐式調整,有利於牛市行情中期持續性。一季度港股仍然處於較為有利的環境中,建議投資者利用短期震蕩形成的「黃金坑」,具有逆向思維的投資者可以抓住機會,逢低買入當前的以AI為代表的新核心資產。
張憶東指出,以互聯網龍頭為代表的民企科技企業,隨著AI科技突破,成長性恢復向上彈性,估值體系也應該回歸科技成長股。後續互聯網龍頭可能會分化,積極擁抱AI的企業,有望加大科研相關資本開支,並通過AI實現降本增效,那麽,隨著增長潛力的上升,有望從當前堪比價值股或消費股的估值水平,恢復到科技成長股的估值體系。
相關產品有香港科技ETF(159747),南方恒生科技指數發起(QDII)(A類:020988;C類:020989)。據了解,香港科技ETF跟蹤的指數,是市場上唯一同時覆蓋騰訊、阿里、小米、京東等十大科技股的指數,且權重佔比超過七成。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