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研發的新一代「KRAS-G12C抑制劑D3S-001」,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對治療肺癌、結直腸癌、胰臟癌等多種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效果顯著。超過7成參與研究的晚期腫瘤患者服用後,腫瘤明顯縮小或完全消失,並有97%的病人病情未惡化。

 

中大醫學院新研究發現,KRAS基因突變是多種實體腫瘤的常見致癌因素,而KRAS-G12C是最常見的KRAS基因突變亞型之一。過去針對KRAS-G12C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療效有限,尤其在結直腸癌中,需結合其他藥物才能提升治療效果。為此,內地生物科技團隊研發出新一代KRAS-G12C抑制劑D3S-001,以在提高標靶抑制效率,並克服癌症治療耐藥性。

 

病人余先生確診患上肺癌後先後接受過免疫治療及化療都出現抗藥性,經轉介參與D3S-001臨床研究後,腫瘤分別縮小及消失,氣喘情況亦有所減少,至今已完成60周治療。

 

中大醫學院的跨國研究團隊對42位晚期實體腫瘤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藥物整體安全性良好,病人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副作用輕微。研究引起關注,尤其對於曾接受過KRAS抑制劑治療後發展耐藥性的患者,D3S-001提供新治療方案。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副教授龍浩鋒表示,研究結果顯示D3S-001在結直腸癌中單獨使用即可達到高緩解率,無需結合其他藥物,並提供對耐藥性患者的有效治療。患者長期使用方便且安全,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此外,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莫樹錦指,透過政府的「1+」新藥審批機制,內地新藥可以更快在香港使用,以加快新藥面世時間。研究團隊有信心在未來繼續推進研究,以使新一代KRAS-G12C抑制劑D3S-001盡早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