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香港終審法院裁定,同性戀配偶可獲得公務員異性配偶同等福利,以及合併報稅權利。

在新西蘭與同性伴侶註冊結婚的香港入境處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2015年12月提出司法覆核,爭取其同性戀配偶享有香港公務員配偶所享有的醫療、牙科保健等福利,以及兩人與香港其他婚姻配偶一樣的合併報稅、評稅和享受相關稅務優惠的權利。

 

 

官司打了3年半,終審法院於6月6日裁定梁鎮罡勝訴。

真是機緣巧合,這一天是2019年端午節的前一天。

時光倒回20年,1999年的端午節是當年的6月18日。那年整個6月份,香港的同性戀組織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一項是,發起請願要求港府把端午節定為「同志日」。

香港本地電視的老大無綫電視也來湊熱鬧,翡翠台在黃金時段節目中,邀請同性戀組織人員亮相討論:「你是否贊成端午節定為同志日」。當時現場及家庭觀眾多表反對,反對與贊成的比例約為8比2,但台上嘉賓及許多觀眾又都一致贊成香港需要有同性戀節日。

一年365日,哪一天不行,非要拿端午節來玩呢?

 

 

原因有三:

一是他們認為屈大爺屈原就是個「同志」,他跟楚懷王「搞基」。

二是6月份剛好是起源於石牆事件的同性戀「驕傲月」。1969年6月27日,紐約石牆旅館外格林威治村的一個酒吧遭到員警臨檢,同性戀者第一次奮起反抗,拒絕警方的逮捕,由此引發了大規模的群體行為。石牆事件因此被認為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現代同性戀權利運動的起點,後來同性戀運動將每年6月定為同性戀「驕傲月」。

三是端午節當時已經是香港公眾假期,香港的同性戀組織想把這個現成的公眾假期塗抹上同性戀的色彩。

 

 

雖然特區政府最終並未接納他們的這個請求,但從那以後至今的20年裡,每年一到端午節,人們就會想到同性戀,就會提起1999年香港同性戀運動的那些事。
這也算是另一種方式的成功對吧?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