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疫情一度升溫。《人民網》周四(1日) 就當前防控形勢發表文章,指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長期封控容易造成焦慮情緒,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文章指,近期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訴求等方面。今後,各地要根據檢測、流調結果做好風險研判,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及時回應和解決。
文章又指,長期封控不僅影響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還容易造成焦慮情緒,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高低風險區劃分標準的培訓,組織做好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對風險人員的判定要以現場流調為依據,不得通過時空伴隨擴大範圍,造成大面積的「誤傷」。
對高風險區既要嚴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戶」,也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滿足群眾基本生活和就醫用藥需求。同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加大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幫助力度,解決好人民群眾實際困難。
另外,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周三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時表示,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孫春蘭提到,近三年來的防疫因應時勢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九版防控方案以及推出二十條優化措施;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和防控經驗積累,內地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強調要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