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壓力大,部分港人喜歡利用香薰精油按摩或浸浴,幫助放鬆,以薰衣草、甜橙、尤加利等款式都較受歡迎。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30款每瓶售價由55港元至340港元不等的香薰精油樣本中,所有樣本都有致敏物,兩款樣本更含有七種致敏物,可能會刺激皮膚、眼睛,引起不適或紅腫等。

致敏物中,全部樣本都含有用作生產油漆的溶劑檸檬烯,一半樣本含有最易引起過敏的檸檬醛,12個樣本驗出甲苯,長期吸入受甲苯污染的空氣,會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睛,甚至可影響中樞神經。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指,消費者往往難以知悉自己的敏感源,建議皮膚容易敏感的消費者,使用香薰精油前先做致敏檢測,一旦發現有過敏,應避免繼續用。

全部測試樣本致敏物含量超標

消委會又發現,全部樣本的致敏物含量,都高於歐盟化妝品規例規定,按當地標準,需在標籤上標示致敏物成分。但九成測試樣本的生產商,未有在標籤上標示致敏物成分,部分即使有寫,也跟測試結果有出入,認為情況不理想,促請代理商提供齊全資訊。

消委會倡避免食用香薰精油

三十款樣本中,只有一半樣本有提及稀釋方法,而其中一款標示可用於「膳食用途」的薰衣草精油樣本,亦沒有詳細解釋食用方法,消委會呼籲消費者不應隨便將聲稱香薰精油作調味料之用,食用時分量亦不宜過多,以免有不適反應。


不少自由行旅客會透過旅行社預訂景點門票或活動套票,但部分個案出發後問題多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七個月接獲12宗投訴,涉及旅行社代售外遊體驗活動及景點門票貨不對辦。

 

導賞團無登記人資料

有投訴人以旅行社手機程式,預訂一個韓國導賞團活動,抵達後導遊發現名單中沒有她們的資料。投訴人致電回港與旅行社交涉,獲告知她們預訂的車未到,她們再等半小時後追問旅行社,旅行社聲稱導賞團已經出發。

旅行社售過期美術展門票

另一個投訴人原訂報名參加,列明由華語導遊帶領的曼谷市內一天團,最後導遊卻全程以英語導賞,陪同的家人完全聽不懂。亦有投訴人於旅遊網,購買澳門立體美術展的門票,收據列明限期至去年底,結果投訴人11月中參觀時,發現展覽已於11月初結束。

香港消委會提醒市民,付款前要先查核出售門票的旅行社是否屬持牌旅行社,消費者亦應先瀏覽景點或展覽的官方網站了解最新資訊,一旦在外地使用服務遇到困難,應立即聯絡代售旅行社,並妥善保存溝通及單據等紀錄,方便追討。消委會亦促請負責中介旅行社改善售後服務。


港人鄧龍威18年前在菲律賓捲入販毒案,被判囚終身,案件進入最終上訴程序,提交上訴書期限15日屆滿,其入境紀錄成為上訴關鍵。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3日致函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要求對方正視案件,又責成當地移民局提供鄧當年入境菲國的關鍵紀錄。

林鄭月娥在信中提到,鄧龍威事件廣受香港社會關注,而鄧的出入境紀綠是有用的證據,早前收到25名香港立法會議員求助,但由於港府已銷毀18年前的出入境紀錄,希望杜特爾特責成菲律賓移民局,加快處理提供鄧龍威出入境紀綠的申請,又相信在對方的領導下,鄧將能獲得公平公正的審訊。另外,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亦於上周五致函菲移民局,要求協助提供關鍵出入境紀錄。

鄧龍威13日早上透過長途電話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表示,衷心感激特首林鄭月娥、港府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協助他爭取公正的審訊,但認為不可以用常人心態去理解菲律賓政府的處事方式。


香港海洋公園宣布,13日早上為五歲的雄性南澳樹熊「熙熙」進行安樂死。

園方指,「熙熙」七月初食慾減少,體重持續下降,尿液樣本顯示患病,及後證實患上南澳樹熊中常見,但無法根治的「草酸鹽腎病」,導致腎衰竭。

園方指,公園的動物護理團隊為「熙熙」提供全日24小時藥物治療及紓緩護理,但「熙熙」身體狀況不斷惡化,未能維持基本生活質素,獸醫團隊基於人道理由,決定安排牠接受安樂死。有關決定獲南澳政府及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一致同意,亦符合動物園及水族館協會認可的安樂死政策。


一名菲律賓籍、正準備接受變性手術成為女性的跨性別在囚人士,在香港販毒被捕後,自2014年起服刑,她不滿被香港警方及懲教署當成男性看待,包括被男執法人員裸體搜身、獲安排到男性囚室、又延遲接受荷爾蒙療程六星期,認為違反人權法、殘疾歧視等法例,提出司法覆核。香港高等法院8月3日(星期五)裁定她部分勝訴,又建議當局加入為變性人搜身的指引。

法官:執法人員有酌情權  保障囚犯基本人權及私隱

根據《警察通例》和《監獄守則》,為被羈留人士搜身時,要由與被羈留人士相同性別的執法人員進行。法官區慶祥認為,有關規則只屬一般性規則,執法人員有酌情權決定如何恰當處理,保障囚犯基本人權、尊嚴及私隱。

法官:懲教署署長失職

至於延誤治療方面,法官認為署方延誤入稟人接受荷爾蒙療程做法不合理。23歲的申請人,自12歲起接受賀爾蒙療程, 一旦停止接受治療,身體可能會出現不能逆轉的傷害,出現男性特徵,如男性體毛、皮膚粗、長出喉核和聲音變沉,香港懲教署在羈留初期,應盡快安排她見相關醫生,以便得到相關治療,卻要她與其他囚犯一樣輪候排期見醫生,是不合理延誤,又認為懲教署署長失職。

香港懲教署指尊重判決。入稟人透過律師回應指,與法律團隊研究判詞後,會考慮下一步行動。

申請人入稟時認為香港警方和懲教署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和《人權法》,及質疑《警察通例》和《監獄守則》違憲。


香港政府檔案處網站8月1日,上載70張 70年代中期彌敦道建築物和街景的珍貴照片,讓香港市民懷緬香港歷史。政府檔案處發言人希望照片,能喚起市民對彌敦道的集體回憶,並透過照片推動市民欣賞歷史檔案。

該批由香港地政總署移交的照片,記錄了1970年代興建太子站至尖沙咀站地下鐵路時,建築工地的路面情況。當年一些地標建築物,及那些越來越少人提起的家傳戶曉名字,如普慶戲院、「泰林」、「平霸」重現,市民閱覽照片時,可不妨比較現時與1970年代彌敦道的今昔經濟面貌。

位於香港九龍的彌敦道建成逾150年,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為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起由英軍工兵修建,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後來前香港總督彌敦爵士主張發展九龍半島,方便發展前九廣鐵路英段,決定擴闊及延長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由於當年九龍半島人煙稀少,此舉一度被譏為「彌敦的蠢事」,結果歷史證明其遠見。

1976至1980年的彌敦道,泰林電器早已成為歷史。
70年代的彌敦道,屹立著不少耳熟能詳的商店品牌,包括平霸電器。
1976至1980年的彌敦道普慶戲院,位於彌敦道380號。普慶戲院自20世紀30年代,至21世紀初結業為止,曾多次重建,1987年10月普慶戲院拆卸改建成逸東酒店及普慶廣場,普慶戲院改建後,仍於普慶廣場內以迷你戲院形式繼續營運,至2000年代初香港電影市道式微時結業。
攝於1976至1980年的彌敦道,可辨別出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左)和普慶戲院(右)。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新書「刺殺騎士團長」在香港書展展出期間,被香港司法機構淫褻物品審裁處(下稱「淫審處」)評定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的「不雅」物品,引發香港社會爭議及反彈。多間出版社及民間團體發起請願,呼籲撤銷有關限制級別,但書目仍在26日被評定為「第二類不雅物品」,被港媒質疑是國際笑話。


「刺殺騎士團長」為村上春樹2017年出版的小說,據報道,書中有幾處性愛描寫,但與村上前幾部作品相比,並不顯得更為突出。

香港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7月初時表示,接到公眾投訴,稱村上的這部小說有「露骨的性愛細節」,因此提請香港淫審處審核。香港淫審處7月12日發布通告,宣布將「刺殺騎士團長」第一部意念顯現篇及第二部隱喻遷移篇,評為第二類(不雅)物品,與專門賣弄裸女色情的香港刊物「龍虎豹」並列。

根據香港的三級分級制度,第一類為無礙,第二類(不雅)物品發布範圍受限,第三類(淫褻)物品則一律不得發布。

被列為第二類(不雅)物品的書刊後,香港公共圖書館禁止把該書借閱18歲以下的讀者;書店禁止將此類書籍出售給未成年人,出售時還須加密封套,並附帶統一的警示字眼:「本物品內容可能令人反感;不可將本物品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出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或將本物品向該等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任何出版人或印刷人違反規定,無論他是否知道該物品為『不雅物品』,即屬犯罪,初犯最高可判罰款40萬港元及監禁一年,第二次或其後定罪,可判最高罰款80萬港元及監禁12個月。」

淫審處完成暫評後,出版人可在5天內要求覆核評級。在7月24日結束的香港書展上,參展商接到指令將「刺殺騎士團長」中文譯本下架。此舉引起香港社會強烈反彈,多個出版社及民間團體發起網絡請願,截止7月26日,有2100人參加聯署,呼籲審查部門撤銷這定級。

請願書稱,將這部小說定為不雅物品,「令香港蒙羞」,強調這位69歲的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前從來沒被定為有傷風化。

寫過「刺殺騎士團長」書評的朗天表示「這本作品絕對不是村上春樹寫得最鹹濕的作品」,批評淫審處決定荒謬。淫審處26日刊公告,評定「刺殺騎士團長」為「第二類不雅物品」。淫審處審裁小組成員林兆彬早前直言,事件是國際笑話。

香港媒體報道稱,這不是淫審處第一次將藝術作品視為淫褻物而鬧出國際笑話,1995年英國女雕塑家弗林克(Elisabeth Frink)的裸男銅塑「新人」就被淫審處評為「不雅」,要遮掩男銅像下體,當中爭議點包括銅塑的下體是否「微微勃起」。朗天說,這正反映了淫審處「荒謬之處」。他說,若幽默點看這次事件,可以算是「反宣傳」,越包膠,越吸引人去購買,對作者可能有利。

有審裁委員辯稱,人手和時間不足是一大問題。一名審裁員說,整個審裁過程聚焦露點及性愛畫面等,沒法看完整本書刊或電影去作判斷,有委員曾經用兩個多小時評審3本雜誌和2部電影。評審過程多由裁判官主導,著眼評審某些畫面或內容是否涉不雅或淫褻,委員認為現在操作無法像法例要求,讓評審員了解物品整體上產生的效果再評審,有關制度有待改善。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結束北京訪問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7月27日表示「一帶一路」對香港肯定非常重要,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將定期舉辦相關活動。

「一帶一路」建設五年來,香港在相關領域推進的成效如何?林鄭月娥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提問時表示,今次訪問北京沒有特別談「一帶一路」相關事宜,「一帶一路」的工作對香港肯定非常重要。

去年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發改委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今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在北京舉辦「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貿發局6月聯合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林鄭月娥稱,香港與國企、央企已良好對接,將繼續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對香港而言,「一帶一路」工作已成為長期工作,主要牽頭的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將會定期舉辦相關活動。

談到這次訪京行程,林鄭月娥表示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來探訪和鼓勵暑期到北京參與實習項目的青少年;第二是跟進過去一年香港創新和科技產業的發展。

林鄭月娥表示,在探訪青少年方面,已探訪在中科院實習的22位香港大學生。「我對他們的發言很受感動,這也是我們支持實習計劃的目的,讓學生們更了解國家。」

林鄭月娥參觀故宮,並會見在故宮實習的16位香港學生。據悉,「故宮青年實習計劃」始於2017年7月,今年的實習活動增加澳門地區的學生,人數由30人增加到48人。在為期個半月的實習中,學生們在故宮博物院的11個部門實習,內容包括博物館的文物修護、展覽策劃、藏品管理、志願者管理、教育活動策劃、古建築測繪、宣傳推廣等。林鄭月娥表示,計劃除讓學生在故宮進行深入學習外,也為粵港澳三地的青年提供交流機會。

在跟進科創發展上,林鄭月娥表示今次來京,也拜訪了科技部、中科院和中科協三個推動科創發展的重要單位。 「不管是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的發展,還是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我都非常樂觀,也很有信心。」她表示,「早前在習主席的批示之下,也已經有了資金過河的計劃及其他相應措施,我相信香港未來在科創領域的發展大有空間。」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林鄭月娥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進展也做出表態。其中,在廣深港高鐵的建設上,她表示,該項目已經進入到最終階段並爭取在9月下旬開通,「我有信心高鐵的香港路段會順利開通。」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