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工退市

A股史上最大吸收合併案收尾

一方

8 月 14 日,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工)公告稱已向上交所提交 A 股主動終止上市申請,標誌着歷時近一年的 “南北船” 上市公司層面合併進入收官階段。這場交易規模達 1151.5 億元的吸收合併,不僅成爲 A 股歷史之最,更意味着中國船舶工業體系在市場化整合中邁出關鍵一步。

“南北船” 的分野始於 1999 年的行業改革,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一分爲二,總部位於南方的中國中船集團(“南船”)與北方的中國重工集團(“北船”)各自發展,形成了互補的業務格局。中國船舶(南船核心上市平臺)紮根上海,坐擁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等巨頭,在大型集裝箱船、LNG 運輸船等高端民船領域優勢顯著;中國重工(北船核心上市平臺)總部設在北京,核心資產分佈於渤海灣,旗下大連船推、武漢重工等企業在油輪、散貨船、軍艦建造及船用關鍵部件研發上實力突出,其大型螺旋槳、船用閥門等技術堪稱行業核心。

事實上,南北船的合併早有鋪墊,2019 年,兩大集團已完成母公司層面重組,組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 —— 中國船舶集團,但旗下上市公司仍保持獨立運營。2024 年 9 月,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正式啓動換股吸收合併計劃,標誌着整合進入實質性階段,此次合併方案響應了國務院 “國九條” 中 “鼓勵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提升質量” 的要求,成爲該政策發佈後首個重大吸收合併案例。根據方案,中國重工股東所持股份將按 1:0.1339 的比例轉換爲中國船舶股份,約 57.57 萬戶股東將直接參與這一整合。爲保護中小股東權益,中國船舶設置 30.02 元 / 股的收購請求權,中國重工提供 4.03 元 / 股的現金選擇權。

截至申報期結束,中國重工無異議股東行權,中國船舶因股價較行權價溢價 28.24%,也間接減少了異議股東的退出需求,爲合併掃清障礙。此次合併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決同業競爭與資源整合,長期以來,南北船在造船、修船等領域存在業務重合,2019 年和 2021 年曾兩次承諾 “避免同業競爭”,合併後,中國船舶將成爲中國船舶集團唯一造船業務上市平臺,總資產超 4000 億元,年營收突破 1300 億元,手持訂單達 5492 萬載重噸(佔全球 15%),躍居全球最大造船企業。

從行業視角看,整合將推動資源向高端產能集中,中國重工近年雖實現扭虧,但資產收益仍落後於中國船舶,合併後,雙方在軍用船舶、高端民船、海工裝備等領域的技術與產能將深度融合,助力中國造船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更核心地位。

隨着中國重工退市進入倒計時,這場醞釀多年的行業整合即將塵埃落定,南北船的全面合併,不僅重塑了 A 股製造業巨頭格局,更預示着中國船舶工業在全球化競爭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中國重工退市,A股史上最大吸收合併案收尾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