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延續震蕩下行趨勢
一方

當地 8 月 19 日,國際金價延續近期震蕩下行趨勢,紐約商品交易所 12 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 3358.7 美元,較上個交易日跌 0.57%,創兩周多來最低收盤價。這一調整主要受美聯儲政策預期博弈與美元短期走強雙重壓力影響,市場在鮑威爾即將發表全球央行年會講話前呈現謹慎情緒,加速了貴金屬市場的短期頭寸調整。截至當日收盤,倫敦金現報 3324.33 美元 / 盎司,微升 0.31%,但整體仍處於技術性回調區間。
從直接驅動因素看,美元指數當日輕微攀升至 98.5 關口,對以美元計算價格的黃金形成壓制。同時,市場對美聯儲局九月減息幅度的預期分化加劇 —— 盡管芝商所數據顯示 9 月減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 92%,但十月再次減息的預期已從上周的 65% 回落至 51.5%。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導致投機性多頭倉位主動減持。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黃金 ETF——SPDR 持倉量在 8 月 19 日刷新歷史高點至 964.22 噸,8 月以來累計增持 11 噸,顯示長期資金仍在逆勢布局。
中長期支撐因素並未因短期波動而改變。瑞銀集團在 8 月 18 日將明年三月底黃金目標價上調 100 美元至 3600 美元 / 盎司,強調美國宏觀經濟風險持續、美元國際儲備地位弱化及投資需求強勁是核心驅動力。世界黃金協會數據印證這判斷:2025 年二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量雖降至 2022 年以來最低水平,但仍比 2010至2021 年季度均值高出 41%,95%受訪央行表示未來一年將續增持。中國央行連續第 9 個月增持黃金,7 月末儲備達 7396 萬盎司,較 6 月增加 6 萬盎司,彰顯戰略配置需求。
從市場結構看,黃金的避險屬性與抗通脹功能正在形成雙重支撐。2025 年上半年美元金價累計升 26%,跑贏多數主流資產類別,而二季度全球黃金 ETF 流入量達 170 噸,創 2020 年以來同期新高,其中亞洲與北美市場貢獻顯著。盡管金飾消費受高金價壓制同比下滑 14%,但金條金幣投資同比增 11%至 307 噸,中國投資者以 115 噸的需求量領先全球,顯示實物投資需求韌性。
值得警惕的是,短期市場波動風險正在積聚。技術層面,紐約黃金期貨已跌破 3400 美元關鍵支撐位,RSI 指標進入超賣區域但尚未形成背離,可能引發程序化交易的進一步拋售。地緣政治方面,美國海關最新裁定對進口黃金徵收關稅,若該政策長期化,可能推高全球黃金交易成本並抑制流動性。此外,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庫存躍升至 36 噸的歷史高位,反映出套利交易活躍背後的市場分歧。
盡管短期受壓,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仍獲機構普遍認可。世界黃金協會指,在全球經濟滯脹風險上升與地緣衝突常態化背景下,黃金作爲非主權信用資產的戰略價值持續突顯。花旗集團近期將未來三個月黃金目標價上調至 3500 美元 / 盎司,強調美元走弱與央行購金的長期趨勢難以逆轉。從估值模型看,當前實際利率水平與黃金價格的歷史相關性顯示,若美聯儲局年內減息幅度達 100 個基點,金價存在 10%至15% 的上行空間。
對於投資者而言,需在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間尋找平衡。一方面,鮑威爾講話可能釋放政策鷹派信號,若明確排除九月減息 50 個基點的可能性,可能引發黃金進一步技術性回調;另一方面,全球央行購金與 ETF 資金流入形成的「安全墊」,將爲金價提供下方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黃金與美元的負相關性在八月已降至 – 0.67,較年初的 – 0.82 有所減弱,反映市場定價邏輯正從單一貨幣周期向多元風險對衝轉變。
展望後市,金價可能延續 「進二退一」 的震蕩上行格局。短期需關注 3300 美元 / 盎司的關鍵支撐位爭奪,若失守可能下試 3250 美元區間;中長期則需跟蹤美聯儲政策轉向節奏與全球地緣局勢演變。正如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分析師 Louise Street 所言:「當前黃金市場的波動,本質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定價重構。在經濟與政治風險尚未完全釋放前,黃金的避險溢價仍有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