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施榮懷表示,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不是一句空話,香港的未來在於與國家同頻共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鞏固提升「三個中心」地位的必由之路。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今日(10日)8時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有記者問香港如何發揮「一國兩制」優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施榮懷表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形成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得益於國家發展進步。

回歸後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制度,為鞏固「三個中心」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鞏固提升「三個中心」地位的必由之路。國際金融中心始終是香港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478間,市場總值佔總體逾八成,每天成交額近90%,說明香港金融市場對內地企業的強大吸引力,我們也看到內地企業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施榮懷

 

 

「在這裏值得跟大家一提的,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持續上升,在去年年底已經回到世界第三位。」施榮懷說,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就是國家重要的對外窗口,隨著內地經濟發展,進出口量持續增加,香港成為世界重要的貨櫃碼頭和航運中心。去年,香港港口處理了超過1300萬個標準集裝箱,其中40%的轉口貨物來自內地,60%的貨量以內地為目的港。香港作為舉世有名的自由貿易港,在全球貿易上有許多優勢。

 

「我們常說食四方飯、做中國事,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這不是一句空話,香港的未來在與國家同頻共振。」施榮懷說,「如今,國家賦予香港新的戰略定位,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相信東方明珠一定更加璀璨,我們要繼續發揮獅子山精神,為國家發展貢獻香港力量。」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內地廉價茶飲連鎖「蜜雪冰城」母企蜜雪集團 (02097)今日(3日) 首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首日收報290元,高於招股價43%,若成功獲分配蜜雪集團,以每手100股計,首天每手帳面賺8750港元。

 

 

 

公司每股發行價為202.50港元,募資凈額為32.91億港元。上市的今天,蜜雪冰城開盤價先高開262.00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29.38%。隨後股價繼續攀升,升幅進一步擴大,一度大升逾40%至285港元/股,市值達到1073億港元。

 

蜜雪集團股價走勢優於預期,與早前其他新茶飲品牌赴港上市首日表現形成強烈對比。產業分析師張書樂表示,蜜雪冰城的價格先發優勢和門店覆蓋廣度、深度,都在行業內實現領先。同時,整個行業遠未達到飽和,潛在消費者的茶飲需求並未真正滿足,蜜雪冰城的快速擴張以真便宜、能賺錢的打法,讓資本市場信心滿滿。

 

資料顯示,蜜雪冰城聚焦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質平價的現製果飲、茶飲、冰淇淋和咖啡等產品,公司旗下有現製茶飲品牌「蜜雪冰城」和現磨咖啡品牌「幸運咖」。從門店覆蓋廣度和深度上看,蜜雪冰城已然是現製茶飲品牌中的「老大」。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在全球擁有46,479間門店,覆蓋中國及海外11個國家。2024年蜜雪冰城共實現飲品出杯量約90億杯,實現終端零售額5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9%和21.7%。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門店數量計,「蜜雪冰城」已成為全球最大現製飲品企業。其中,在海外門店數量已經超過4800間。

 

「蜜雪冰城以低價簡包裝進行門店覆蓋,成為當下諸多價格在20元上下的現製中式新茶飲品牌的平台,進而帶動從咖啡到奶茶等整個中式新茶飲品牌9.9元價格戰,但蜜雪冰城的價格先發優勢和門店覆蓋廣度、深度,都實現領先。」張書樂說道。

 

在平價和龐大門店網絡的基礎上,蜜雪冰城依舊保持著業績穩健增長。

 

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約為187億元、35億元,同比增長21.2%和42.3%。同時,加盟商的門店收益也有可觀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個月,平均單店日均終端零售額分別為3936.1元、4127.8元及4184.4元,呈現增長態勢。以此推算,蜜雪冰城2024年的月店均營業額已經接近13萬元。

 

另從2024年1至9月期間的日店均營業額看,2024年蜜雪冰城新開門店的表現已經超過2022年和2023年開業的門店。

 

在張書樂看來,整個現製飲品行業遠未達到飽和,僅僅只滿足一部分Z世代的消費,且尚未變為日常高頻消費,因此市場依然有增量。只是這個增量的挖掘,不止是靠價格,還要靠種類突破。同時,海外市場會是一個新增量領域。

 

數據可以佐證張書樂的觀點,全球現製飲品行業正迎來重要增長機遇。以終端零售額計,全球現製飲品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989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779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4%。2023年至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進一步提高至7.2%,帶動市場規模增長至2028年的11039億美元,占據全球飲料市場近一半份額。

 

其中,按終端零售額計,東南亞現製飲品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201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49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9.8%,為全球主要市場中增長最快,為蜜雪冰城的全球化發展帶來了增長空間。

 

自2018年起,蜜雪冰城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在當地市場取得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現製茶飲品牌,擁有超過4000間門店。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憑藉過去兩年優異銷量表現,中國汽車出口「一哥」奇瑞汽車今日(28日)正式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而奇瑞汽車亦宣布在香港推出三款新能源車型,硬派越野純電 SUV JAECOO 6 EV 成焦點,及純電 SUV OMODA E5 及超級混能 SUV JAECOO 7 PHEV。

 

新公布的JAECOO 6 EV 走剛陽硬朗路線,提供後驅(135kW)與四驅(205kW,279Nm)兩種版本,NEDC 續航最高達 426 公里,滿足長途需求。鋼鋁混合車身結構提升剛性,具備 30 年天然防腐能力,適合戶外探險愛好者。車內空間寬敞,配備1.2 平方米全景天窗與前排座椅按摩功能,一換一意向價暫為 25.9至26.9 萬港元。OMODA E5 則以年輕化設計亮相,流線型車身搭載 LFP(鋰鐵磷酸鹽)電池,CLTC 續航里程達 430 公里,並支持快充,28 分鐘從 30%充至 80%。

 

JAECOO 7 PHEV 是品牌首款插電式混能 SUV,搭載 1.5 TGDI 引擎(105kW,215Nm)與電動馬達(150kW,310Nm),綜合功率 255kW,扭矩 525Nm,綜合續航超過 1,200 公里,DHT 無級變速系統提供純電與混動模式,靈活應對短途與長途需求。車內配備智能大屏幕與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兼具豪華感與安全性。

 

奇瑞汽車在香港的上市申請書中未有披露擬發行的股份數量和募資金額,但表示將把募集資金用於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產品組合、研發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以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產設施以及用於營運資金補充。

 

奇瑞汽車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車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926.18億、1632.05億、1821.5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58.06億、104.44億、113.12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3%、6.4%及6.2%。

 

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車全球銷量超過154萬輛,同比增長51.8%。而在2024年全年,奇瑞汽車銷量超過260萬輛,按年增38.4%,創歷史新高。

 

目前,奇瑞汽車採用燃油與新能源給合的產品路線,其中新能源汽車去年全年累計銷售58.36萬輛,按年增232.7%,銷量佔比約22%。

 

奇瑞汽車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龍頭之一。2024年,奇瑞出口汽車達114.46萬輛,同比增長21.4%,約佔總銷量44%,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曾多次強調上市對奇瑞的重要性。他在去年舉行的「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發布會上表示,登陸資本市場既有利於奇瑞建立長期資本補充通道,又有利於激活奇瑞股權激勵機制。

 

而在不久前舉行的奇瑞集團2025年度高層會議上,尹同躍再次表示,2025年奇瑞要完成企業上市、年度經營目標、關鍵能力提升和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四大任務,實施品牌、全面國際化、管理和文化四大變革。其中企業高質量上市是奇瑞今年的首要任務。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提議推出價值500萬美元的「金卡」永久居留權簽證,取代目前的投資移民簽證,將有助美國償還債務,同時為頂級公司提供吸引頂級移民員工的途徑。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25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公布新移民計劃,稱將面向「非常高級的人」售賣價值500萬美元的「金卡」,授予他們美國永久居留權,以取代現在的EB-5投資移民簽證。

 

「有錢人將通過購買這張卡來進入我們的國家,他們將是富有的,他們將是成功的,他們將花很多錢並繳納很多稅款、僱用很多人。」特朗普稱,他們將在接下來幾周正式宣布「金卡」計劃,預計可以賣100萬張以上。

 

他指出,賣卡的錢能幫助美國降低財政赤字。為吸引高技能人才,包括美國蘋果公司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將支付500萬美元的費用,「如果你將這些數字加起來,它們非常棒」。

 

美國《紐約時報》25日報道,被問及俄羅斯寡頭是否有資格獲得金卡時,特朗普似乎很開心地回答說,「是的,可能」,「嘿,我知道一些俄羅斯寡頭是好人。有可能」。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開玩笑地接話說,「他們不像以前那樣富有了」。特朗普笑著反駁說,「我認為他們還是可以負擔得起500萬美元的」。

 

盧特尼克還補充了一些細節。他稱「特朗普金卡」將取代充滿「欺詐」的EB-5簽證,倡投資者直接向美國政府付款。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當地25日,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提議推出價值500萬美元的「金卡」永久居留權簽證,取代目前的投資移民簽證。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EB-5簽證計劃始於1990年,旨在吸引外國資金投資美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並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外國投資人需要對美國企業進行必要的投資(根據投資對象和地區的不同,投資金額在數十萬至100多萬美元之間),並且在符合要求的美國項目中創造10個及以上的工作崗位,才有資格通過EB-5簽證獲得永久居住權(綠卡),其配偶和21歲以下的孩子也才有資格獲得綠卡。EB-5簽證每年有1萬個額度,每個國家的年度配額不能超過這個數字的7%。美國國務院數據顯示,在2024財年,有1.2萬多名外國投資者獲得了EB-5簽證。

 

近年EB-5簽證因一系列欺詐、貪汙、洗錢案件而飽受爭議,一度面臨被取消的風險。《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的家族企業在2017年就因疑似不當使用EB-5簽證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傳喚。

 

2022年,EB-5簽證重新獲得美國國會的五年授權,但其申請標準被收緊。

 

美聯社指出,傳統上應該由美國國會來決定誰有獲得公民身份的資格,但特朗普表示「金卡」不需要經國會批準。《華爾街日報》稱,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如何在沒有國會參與的情況下合法地結束或顯著改變現有的綠卡政策,白宮也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盧特尼克承諾,特朗普政府將對誰有資格獲取「金卡」進行審查。「我們將確保他們是一流的全球公民。」盧特尼克說。特朗普也一唱一和地回應道,「將是有錢的人和創造工作的人」。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產GPU廠商壁仞科技據悉,周一(24日)正考慮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與中金公司、中銀國際和平安證券就潛在IPO交易合作,擬募資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有可能在今年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消息同時稱,壁仞科技IPO規模和時間等細節或發生變化,最終仍可能擱置在港上市。

 

 

壁仞科技赴港IPO消息傳出之際,正值國產大模型廠商DeepSeek最新的低成本模型爆火,投資者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熱情高漲,該模型被視為潛在的行業遊戲規則改變者。

 

彭博社稱,DeepSeek的突破促使投資者轉向中國內地股市,也推動了香港股市的上漲。包括智駕芯片廠商黑芝麻智能在內的科技公司,已經抓住在港股籌集資金的機會。

 

去年9月,壁仞科技曾在上海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在A股科創板上市,輔導券商為國泰君安。與此同時,沐曦集成電路、燧原科技和摩爾線程等GPU廠商也均進行了IPO輔導備案,並且上市地均選在A股。

 

這些GPU創企均已現身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其中,摩爾線程的估值達255億元人民幣,排名全球261位;燧原科技估值160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第482位;壁仞科技的估值為155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495位;沐曦集成電路的估值為100億元人民幣,排名全球846位。

 

壁仞科技曾宣布推出BR100系列GPU,目前該公司官網展示了壁礪系列GPU。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韓國京畿道安城市一高速公路地盤當地今日(25日)發生坍塌事故,已導致4人死亡,其中兩人為中國公民,另外有6人受傷。

 

 

當地2月25日上午9時49分,位於韓國忠清南道天安市的首爾世宗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發生在建橋梁坍塌事故,在建橋梁橋墩上方的5根長50米的鋼梁先後坍塌。據了解,塌下的鋼梁原本安裝在橋板上,當天工人們在用起重機將其搬運的過程中發生事故。

 

事故中共有8名在橋下作業的工人被埋,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

 

韓消防部門緊急派出18臺設備、53名人力前往現場救援。

 

韓國代總統崔相穆當天向韓行政安全部、國土交通部、消防廳、警察廳等部門下達緊急指示,「調動所有可用的人力及設備,優先搶救生命,竭盡全力搜索失蹤人員。」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俄烏衝突爆發三周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地周日(23日)表示,如果為了烏克蘭實現和平,或者「以烏克蘭加入北約為條件」,他願意辭去總統職位。

 

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將於當地24日分別召開會議,討論當前烏克蘭局勢。

 

澤連斯基最新表態:為和平,願辭職

 

央視新聞報道,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將在取消戰時狀態後舉行總統選舉。他又認為,被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應完全歸烏克蘭所有,而不是歸烏克蘭及其夥伴共同所有。

 

 

澤連斯基還表示,「不會簽署令烏克蘭十代人都要付出代價的協議。」他說:「烏克蘭希望獲得安全保障,這應是與美國的礦產協議的一部分,特朗普不會永遠當美國總統,但烏克蘭需要持久的和平。」

 

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近來多次稱「美國要收回向烏克蘭投入的數千億美元」,澤連斯基再次強調美國僅向烏克蘭提供了約1000億美元的援助,形容是「贈款」,不是烏克蘭應當「償還的債務」。

 

他表示,烏克蘭24日將舉行一次重要峰會,13位烏合作夥伴將訪問基輔,另有24位合作夥伴將在線參加。

 

澤連斯基稱將與特朗普會談

 

央視新聞報道,當地周日(2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將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談,但他拒絕透露具體時間。

 

澤連斯基還表示,烏克蘭已開始對其地下礦產資源進行審計,是與美國簽署有關礦產備忘錄的準備工作之一。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當地23日表示,美國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預計將於本周簽署。

 

聯大和安理會將討論烏克蘭局勢

 

聯合國安理會定於當地24日15時(香港時間25日凌晨4點)召開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

 

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稱,聯合國大會24日將分別表決由美國和歐盟提交的決議草案。匈牙利將支持美國的決議草案,原因是歐洲國家領導人在過去三年加重了俄烏衝突。

 

央視新聞引述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政府要求烏克蘭撤回其向聯大提交的譴責俄羅斯決議草案,並用由美方提出的決議草案取代,在美方草案中未提及譴責俄羅斯的內容。而歐盟方面的決議草案的具體內容目前尚不清楚。

 

土耳其與法國討論俄烏局勢等熱點議題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地周日(23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就雙邊關係、地區及全球事務交換意見。

 

 

埃爾多安強調,土耳其始終致力於推動俄烏沖突結束,並為實現公正、持久和平持續努力。作為曾多次促使沖突雙方重返談判桌的國家,土耳其願為和平談判提供支持,包括充當東道主。他強調,應啟動不排除任何一方的談判進程,以實現真正的和平解決方案。

 

此外,埃爾多安明確表示,土耳其堅決反對將巴勒斯坦人遷往埃及、約旦或其他第三國的計劃。

 

雙方認為,作為北約盟國,土耳其與法國應在新階段加強協調合作,應對共同挑戰,促進地區穩定。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可引起急性腸胃炎或食物中毒的諾如病毒近期肆虐廣東,港人北上熱點深圳早前發布中級風險預警。廣東有男子稱,妻子在無戴口罩情況下上公廁,不到一小時開始上吐下瀉,其後自己亦也開始發高燒,兩人事後證實感染諾如病毒。有香港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表示,諾如病毒患者去洗手間無做好衞生,病毒有機會殘留物件表面造成糞口傳播;或病人嘔吐飛沫,令病毒殘存在空氣不流通的洗手間中,可透過短距離空氣傳播。

 

 

廣東男子透過抖音發布短片,稱妻子在商場公廁如廁,期間沒有佩戴口罩。之後一小時內出現上吐下瀉,自己隨後亦中招。(原片截圖)
廣東男子透過抖音發布短片,稱妻子在商場公廁如廁,期間沒有佩戴口罩。之後一小時內出現上吐下瀉,自己隨後亦中招。(原片截圖)

 

內地藝人張峻豪染諾如「昏迷了一陣子」

該男子透過抖音發布的影片中描述,妻子在商場公廁遇上女廁大排長龍,遂到一個沒有沖乾淨的坑位如廁,期間沒有佩戴口罩。之後的一小時內,妻子出現上吐下瀉,病情持續加重。夫妻二人返回賓館休息後,男子亦出現發高燒,事後證實二人均感染諾如病毒。

另外,內地男歌手張峻豪近日亦透露身受諾如病毒感染之苦,稱自己「昏迷了一陣子」,但目前已「滿血復活」康復。

 

港感染專科醫生:糞口或氣溶膠傳播均有機會導致

網民在公廁染上諾如病毒的短片在網上迅速引發關注,香港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表示,諾如病毒屬於腸胃炎,病緣體屬於病毒,傳播途徑包括間接接觸傳播,例如病者去完洗手間後無做好個人衞生,病毒可能在手上,再觸摸其他地方等,令病毒有機會殘留其他物件表面,當有其他接觸時可能被感染,即「糞口傳播」。

香港專科醫生又指,部分有嚴重病徵的患者,可能會有噴射式嘔吐,伴隨大量飛沫或氣霧噴出,部份氣霧或帶有病毒粒子,形成氣溶膠傳播,故若患者在密閉空間同時有嘔吐,病毒殘留在空氣內,亦有機會造成短距離空氣傳播。

另外多名內地三甲醫院醫生亦發片向網民科普諾如病毒相關知識,指諾如病毒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寒冷季節的發病率會稍高。

中國疾控中心發佈諾如病毒家庭防範提示,須保持手部衛生。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應按照6步洗手法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又指即使採用含酒精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無法取代洗手。 市民亦需要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做好環境清潔和消毒工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掌白宮滿一個月,白宮當地周三(20日)舉行發布會,介紹特朗普「一個月以來取得的成就」。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稱,特朗普已簽署73項行政令,並將其稱為「歷史性的開局」。美國總統助理斯蒂芬·米勒表示,特朗普在短短一個月內「恢復了這個國家、法律、公平、經濟機會和國家安全,這個國家從來沒有人見過這樣的事」。

 

 

米勒首先提到特朗普終止聯邦政府內的所有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的政策,解僱了所有參與頒布相關政策的聯邦工作人員,形容DEI政策「抑制了我們的經濟、破壞了公共安全,使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加困難、痛苦和不安全」。

 

談及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把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後,米勒講到了司法部。特朗普恢復死刑就是其中重要一項舉措,包括對犯有謀殺罪的非法移民、對謀殺警察的人、對所有用令人發指的暴力行為威脅美國人的人。「死刑回來了,法律和秩序又回來了,街道再次變得安全。」

 

拜登曾在2024年12月23日表示,將為40名聯邦死囚中的37人減刑,改判終身監禁,並提出要停止在聯邦層面使用死刑。但特朗普第二天就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真相社交」上發文批評拜登「不可理喻」,並表示如果當選,將指示司法部大力推進死刑的執行。

 

特朗普今年1月20日就任後就簽署行政令,重啟聯邦層級的死刑執行,並指示司法部長「採取一切必要且合法的行動」,確保各州有足夠的註射死刑藥物來執行死刑。他還指示司法部長,尋求對殺害執法人員和犯下「死刑」罪行的非法移民判處死刑,「不管其他因素如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AI眼鏡」概念帶動下,博士眼鏡(300622.SZ)股價去年下半年來一路飆升,最多升逾4倍。而今隨著實控人宣布減持,該公司市值亦有所回調。

 

 

博士眼鏡周二(1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ALEXANDER LIU 及 LOUISA FAN 計劃在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累積不超過471.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為2.69%

 

以2月18日收盤價計算,兩位實控人今次減持套現金額為2.05億元。

 

ALEXANDER LIU 及 LOUISA FAN 合計持有博士眼鏡股份7391.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42.1604%。LOUISA FAN持澳洲國籍,現任公司總經理,與現任公司董事長ALEXANDER LIU以個體工商戶形式開始經營管理博士眼鏡品牌和Presidentoptical品牌的眼鏡連鎖零售門店,並於1997年4月與ALEXANDER LIU創立公司,現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博士眼鏡表示,ALEXANDER LIU 、LOUISA FAN 的減持原因均為個人資金需求。

 

消息一出,2月18日,博士眼鏡早盤一度閃崩,跌幅近10%,股價跌破43元。2月19日早盤有所反彈至44元以上。

 

博士眼鏡是這輪AI智能眼鏡行情的大牛股之一,在2024年8月前,博士眼鏡股價大約在11元至20元/股徘徊,此後公司股價持續上漲,一度達到61.74元的高點。

 

也正是在公司股價上漲的時候,公司相關大股東和高管同步開始減持。

 

去年8月8日,博士眼鏡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飛象優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飛象尊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公告顯示,飛象優選基金於2024年7月3日至2024年8月6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54.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1%。權益變動後,飛象優選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飛象尊享基金合計持有公司股份871.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去年11月18日晚,博士眼鏡再度發布減持公告,公司實際控製人之一致行動人劉開躍、董事劉之明、董事兼副總經理鄭慶秋、董事兼副總經理何慶柏及特定股東江西江南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68.8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3%。翌日博士眼鏡股價20CM跌停,以11月19日收盤價41.28元/股計算,上述股東合計減持A股市值1.11億元。

 

減持的同時,博士眼鏡還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75億元(含),擬用於智能眼鏡門店建設及升級改造項目數字化平台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若可轉換公司債券部分或全部轉股後,公司總股本將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對公司原股東持股比例和每股收益產生一定的攤薄作用。

 

從業績看,去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增收不增利,且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明顯下降。去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營收達到9.15億元,同比微增1.09%;歸母凈利潤8348.44萬元,同比下滑14.46%。

 

Wind數據顯示,博士眼鏡PE(TTM)為67.8,即便結合2024年度機構平均預測每股收益,PE也來到了56.1。

 

博士眼鏡是一家從事眼鏡零售的連鎖經營企業,眼睛行業當前整體承壓。

 

即便公司已經表達了入局AI智能眼鏡行業的決心,但在短期內,智能眼鏡能否對業績做出貢獻。如何抓住AI的發展機遇,還需要時間檢驗。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