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跨國連鎖薄餅公司「達美樂 Domino’s Pizza」周五(7日)宣布會在全球關閉共205間虧蝕的門店,其中日本成為重災區。
被關閉的門店中有172間位於日本。
總部位於美國的達美樂,在海外多採用特許經營模式,本地化程度較高。在中國市場,達美樂的經營權在一家名為 「達勢股份」的公司手裏。後者已於港股上市,截至周五(7日)收盤,達勢股份股價為 83.20港元,較前一日上漲1.53%。
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達美樂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正處於上升勢頭。2025年1月,達美樂中國宣布,首次入駐沈陽、重慶、泰州等13座城市,並在新城共開設14家門店。
事實上,達美樂薄餅在中國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並非一帆風順。1997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起,達美樂因為本土化程度較低,發展緩慢。至2017年,達勢股份拿下達美樂在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獨家特許經營權,換上在麥當勞任職多年的CEO王怡和一批土著高管,進行過一系列本土化改造後,達美樂迎來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達美樂已在中國大陸 39 個城市經營 1,008 家門店。在達美樂全球超21,000家門店的首30日銷售排行榜中,達美樂中國門店在前30名中佔據28個席位。達美樂計劃在 2025 和 2026 年每年新開約 300 至 350 家門店。
達美樂在中國的成功,莫過於積極適應本土環境的轉型舉措,外賣佔比從95%下降到當前的46.4%,使得客單價從百元左右降至83.6元,日均訂單量從2019年的128單增長至162單,門店經營利潤率也從4.1%升到上半年的14.5%。
與此同時,公司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如 「接二連三」(每周二和周三比薩七折優惠)和「買一送一」等優惠,增強了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有效地提升品牌黏性,贏得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青睞。
該公司是美國以外最大的達美樂特許經營商,持有該品牌在澳洲、新西蘭、法國、荷蘭、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特許經營權,全球運營超過3800間門店。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