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奈雪的茶、茶百道相繼在港交所上市後,新茶飲第三股似乎只差「臨門一腳」。

 

中國現製飲品企業古茗周二(4日)正式發布全球發售公告,啟動招股程序,宣布計劃於2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此前,於2025年1月7日,蜜雪冰城港股IPO獲得中國證監會備案,滬上阿姨也緊隨其後獲得備案。與此同時,茶顏悅色和霸王茶姬也相繼傳出計劃赴美上市的市場消息。

 

 

公告顯示,古茗計劃全球發售約1.59億股股份(視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行使情況而定),其中國際發售股份約為1.43億股,占比90%;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可予重新分配)約為1586.12萬股,占比10%。

 

每股發售價範圍在8.68港元至9.94港元之間,每手買賣單位設定為400股股份。香港公開發售已於2月4日上午9點拉開帷幕,並將於2月7日中午12點截止,預期定價日為2月10日,最終發售價及分配結果預計不遲於2月11日公布。

 

古茗預計,公司將於2月12日上午9點開始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交易,股份代號確定為1364。以上述發行區間計算,古茗的IPO市值將介於202.46億港元至231.85億港元。

 

本次IPO發行中,古茗已共引入5名基石投資者,累計認購7100萬美元——其中,騰訊認購2500萬美元,元生資本和正心谷資本分別認購1500萬美元、美團龍珠和Duckling Fund則分別認購800萬美元。

 

而在IPO前,古茗僅在2020年開放了融資窗口,投資方包括美團龍珠、紅杉中國、Coatue等知名機構,累計融資規模約6.74億元人民幣。

 

古茗的上市進程也並非一帆風順。2024年1月2日,古茗曾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遞表半年後,招股書顯示失效。2024年12月9日,古茗獲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並於12月15日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上市進程並於2025年1月初通過港交所聆訊。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新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44.3%放緩至2025年的12.4%。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指出,目前中國的新茶飲步入了空窗期關閉、內卷加速以及淘汰賽的最後階段,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都在加緊IPO。

 

「IPO能夠讓企業的綜合實力加強、護城河拓寬加深,整體資金會更加充裕,未來行業馬太效應將會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以供應鏈見長的頭部新茶飲品牌,古茗至今未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店。

 

2024年12月15日,古茗更新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門店數量達9778家,其於全國17個省份建立布局並將持續增加門店網絡密度,其中80%的門店位於二線及以下城市,浙江是核心區域。

 

業內人士中環菠蘿包分析認為,古茗在業務上存在隱憂,「古茗有自己的一套開店打法,區域加密擴張的方式經事實數據驗證是成功的。但當市場從藍海變成紅海,過去無往不利的打法於當下能否奏效尚未可知。作為沖到行業第二位置的茶飲品牌,一線城市只進入了深圳,沒有進入最激烈的北上,這多少有些奇妙,其近兩年於山東的開拓似乎並不順利。」

 

但他同時指出:「目前來看,古茗港股IPO的反饋比較積極,不少大機構參與了基石投資的談判,而且從最終結果來看,反饋是正向的。聚焦到品牌本身來說,公司財務數據的表現頗為亮眼。有些人提到古茗GMV下降,我認為這是個問題,但這是整體行業問題,所有新茶飲都面臨GMV下降,對古茗單獨拿GMV說事有失公允。」

 

收入與利潤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64.41億元,經調整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11.49億元。2023年全年,古茗收入為76.76億元,經調整利潤為14.59億元。招股書顯示,2023年古茗的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達到37.6萬元,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率達20.2%,而同期中國大眾現製茶飲店市場的估計單店經營利潤率通常在15%以下。

 

GMV(商品銷售額)方面,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GMV為166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20.4%。按2023年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門店數量計,古茗是中國最大的大眾現製茶飲店品牌(10元-20元價格帶),亦是全價格帶下中國第二大現製茶飲店品牌。

 

對於本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古茗計劃將凈額約25%用於擴充信息技術團隊,提升業務管理和門店運營數字化水平;約25%用於加強供應鏈能力與管理效率;約20%用於加強品牌建設,增進與消費者聯系,多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提高認知度;約10%用於持續推行地域加密策略,招聘員工管理加盟商,強化支持,構建緊密加盟商團體;約10%用於聘用產品研發專家,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其余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