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繼甩車門意外後再發生嚴重事故,將軍澳綫北角方向有列車車廂,早上約八時半於駛入將軍澳站期間脫卡,安全保護裝置剎停列車,全車隨後陷入一片漆黑,1500名乘客分批摸黑沿路軌逃生。來往調景嶺站來往寶琳站及康城站的服務暫停約4小時。

消防區長陳國銘表示,早上9時許接報,指將軍澳站有列車懷疑車廂移位,到場後發現有一輛列車,在距月台約50米位置停駛,消防經評估現場沒有危險後,疏散當時車廂內約700名乘客,考慮到環境及光線等情況後,安排他們從車頭經管道往將軍澳月台,至於另外約800名乘客,早前已在港鐵職員安排下疏散。

高級救護主任梁偉豪指,兩名乘客包括一名孕婦報稱不適送往將軍澳醫院,情況穩定。鐵路警區行動總督察段雅倫說,當時警方接報指一輛列車第6、7個車廂的接駁位有問題,抵現場後指示乘客離開,經初步調查後,未發現任何刑事成分。

港鐵工程人員搶修後,將故障列車移離將軍澳綫。

受事件影響,來往北角至調景嶺站一度要維持 5分鐘一班車;來往調景嶺至康城站及來往調景嶺至寶琳站暫停,約四小時後才恢復。港鐵向受影響乘客致歉。


大埔一間超市的地舖周一(5日)凌晨,遭一輛的士撞毀鐵閘。警方接報到場後未發現司機,店外大閘嚴重被毀。由於同一集團另一分店鐵閘,上周亦被人以同樣手法破壞,警方不排除事件背後或有其他原因,案件列作刑事毀壞,交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一輛的士凌晨三時多,被發現撞向大埔同秀坊的一間超市大閘,閘門嚴重損毀,附近居民報警。警方接報到場後,現場並無司機或乘客。由於涉案手法跟上周,上水有超市大閘被撞如出一轍,警方懷疑事件涉及生意糾紛或私人恩怨,不排除由同一幫人所為,正循的士來歷及司機等方向調查事件。

現場可見店舖鐵閘被的士撞穿,露出店內貨物。超市負責人早上一度到場了解,稱不了解對方動機,但承認集團的超市接二連三遭人刑毀。

資料顯示,同一集團位於上水的超市分店,月前亦曾遭人淋黑油,並在上周五(2日)遭人以同一手法,利用的士撞毀鐵閘。當時涉案的士的車主曾表示,對方手法「很聰明」,的士受損不算嚴重,但令鐵閘受損。


內地疫情一度升溫。《人民網》周四(1日) 就當前防控形勢發表文章,指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長期封控容易造成焦慮情緒,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文章指,近期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訴求等方面。今後,各地要根據檢測、流調結果做好風險研判,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及時回應和解決。

文章又指,長期封控不僅影響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還容易造成焦慮情緒,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高低風險區劃分標準的培訓,組織做好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對風險人員的判定要以現場流調為依據,不得通過時空伴隨擴大範圍,造成大面積的「誤傷」。

對高風險區既要嚴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戶」,也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滿足群眾基本生活和就醫用藥需求。同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加大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幫助力度,解決好人民群眾實際困難。

另外,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周三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時表示,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孫春蘭提到,近三年來的防疫因應時勢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九版防控方案以及推出二十條優化措施;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和防控經驗積累,內地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強調要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


全國多地陸續宣佈放寬防疫措施之際,官媒《環球時報》指,國內科研團隊實驗驗證,Omicron致病力大幅降低,籲民眾不必過於恐慌。同日,《新京報》引述專家稱,目前學界並未確認新冠肺炎有後遺症,至少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

論文年初刊於《自然》:Omicron變異株繁殖力致病性減弱  死亡率最低

《環球時報》周四(1日)的報道指,香港大學研究團隊聯合海南醫學院熱帶轉化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今年初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論文顯示,於2021年11月出現的OmicronB.1.1.529變異株,在人體肺上皮細胞Calu3和腸上皮細胞Caco2中的複製能力明顯減弱。

據研究結果,在人類肺上皮細胞中,Omicron毒株的複製效率比原始株低三倍多。Alpha、Beta和Delta則呈相反,這些變異株的複製效率,都與原始毒株相似,甚至高於原始毒株。有關研究在人源ACE2轉基因小鼠中建立的感染性動物模型進一步獲證實,與原始毒株和其他變異株相比,Omicron變異株在小鼠體內的繁殖能力和致病性減弱,所導致的死亡率也最低。

11月中旬,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病毒學實驗室研究部門負責人尼爾傑·範·多雷瑪倫等人,在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也表達過相似觀點。

武漢大學:Omicron變異株複製效率低10倍以上

關於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的問題,一直是國內科研團隊持續關注的重點問題。近日,一項由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開展的實驗,也對Omicron變異株的致病力已下降的結論進行充分驗證。

武大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受訪時表示,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病毒體外感染實驗中發現,Omicron變異株感染人肺細胞(calu-3)的能力,顯著低於原始毒株,在細胞內的複製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

團隊同樣在小鼠感染模型中也發現,原來只需要25至50個感染劑量單位的原始毒株,可導致小鼠死亡,而Omicron毒株則需要2000以上感染劑量單位,才能使小鼠死亡。而且,小鼠在感染Omicron後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最少100倍。

藍柯表示,以上實驗結果均可有效表明,相較於新冠病毒原始毒株,Omicron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已大幅降低,意味民眾對Omicron不必過於恐慌,對普通人群而言,在疫苗保護下,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危害性已大不如前。

《新京報》訪專家:新冠康復者不具備傳染性 無證據顯示有後遺症

至於《新京報》周四(1日)亦引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教授、廣州市黃埔方艙醫院總領隊崇雨田教授,他表示說當前新冠感染者康復出艙後,已基本不具備傳染性;即使是復陽,也不太可能傳播病毒,對於社區來說是安全。

對於全世界都關心的後遺症,崇雨田解釋,後遺症在醫學上有其定義。「一些傳染病患者恢復期結束後,某些器官的功能長期未能恢復正常,才會被認為是後遺症。」

而對於新冠感染者來說,實踐中可以觀察到,有的病人的臨床表現可能持續比較長,比如味覺嗅覺喪失、關節痛、記憶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學者把這些稱為「長新冠」,但崇雨田認為,尚不能將其歸類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目前學界並未確認新冠肺炎有後遺症。至少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


新華社報道,中共前總書記、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遺體,12月1日下午由專機移送到北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等中共黨政高層到機場迎靈。

 

報道稱,江澤民的遺體1日從上海經專機移送到北京。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中共黨政高層到北京西郊機場迎靈,並向江澤民親屬表示深切慰問。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有關人員、江澤民親屬從上海陪同護送江澤民遺體返回北京。

新華社表示,北京西郊機場下半旗,黑底白字橫幅上寫著:「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江澤民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等胸佩白花、臂戴黑紗,神情凝重地在停機坪肅立。

15時55分,載護江澤民遺體的專機降落北京西郊機場,12名禮兵抬住江澤民的靈柩,緩緩走下專機,行進至迎靈隊伍正前方肅立。習近平等向江澤民遺體三鞠躬,目送靈柩上靈車。隨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成員和江澤民的親屬,護送遺體前往停靈處。

1日中午12時10分,起靈儀式在上海華東醫院告別室舉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成員、上海市有關官員、江澤民親屬和生前好友、醫護人員等向江澤民遺體告別,並護送靈柩到上海虹橋機場。上海各界群眾在沿途送行。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京全國政協副主席以及中央軍委委員也到北京西郊機場迎靈。

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唁電函並通過其他方式,對江澤民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江澤民同志對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江澤民同志是俄羅斯的老朋友,為推動俄中關係提升至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將永遠銘記這樣一位具有崇高威望和巨大個人魅力的政治家,請轉達對江澤民同志親屬及全體友好中國人民的誠摯慰問。

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表示,江澤民同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江澤民同志是老撾黨和人民的親密朋友,為老中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我們對江澤民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古巴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表示,江澤民同志是卓越政治家和共產主義領導人,是古巴革命親密的朋友。古巴向中國黨、政府和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文萊蘇丹哈桑納爾表示,江澤民主席為提升中國人民生活水平、領導國家成為穩定繁榮經濟體作出了重要貢獻,文方高度讚賞他對深化文中長久關係作出的貢獻。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表示,江澤民主席領導中國持續推進經濟改革,實現快速發展。在這悲痛時刻,我們的哀思與中國人民同在。

馬爾代夫總統薩利赫表示,江澤民主席促進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鞏固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重要貢獻者的角色,將作為富有遠見的領導人被銘記。

哈薩克總統託卡耶夫表示,江澤民主席致力於中國國家發展繁榮和國際影響力提升,為鞏固哈中友誼作出重大貢獻,將被兩國人民永遠銘記。

塔吉克總統拉赫蒙表示,塔方高度評價江澤民先生為中國發展及塔中關係所作重大貢獻,他的逝世是一個重大損失。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江澤民主席帶領中國人民實現繁榮富強,是白中關係的奠基者,為發展鞏固白中關係作出積極貢獻。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表示,我本人和巴勒斯坦人民永遠銘記這位傑出領導者,他是巴勒斯坦人民、事業、合法權利的支持者,巴中兩國關係的促進者,巴中建立外交關係的見證者。我謹代表巴勒斯坦國家和人民並以我個人名義,向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友好的中國人民以及逝者家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香港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確診數字再破萬宗,新增10137宗,包括9531宗本地感染和606宗輸入個案,多15名患者死亡。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周四(1日)午在政總主持新冠疫情最新情況簡報會時形容疫情升溫中,包括本地感染新冠個案持續上升,死亡個案亦明顯增加,並指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此刻未會放寬,當局會密切觀察情況。

 

李夏茵表示,現時疫情升溫中,政府希望加強市民防疫屏障能力,特別是一老一幼。她又指,政府一直使用精準抗疫政策,認為目前尚有空間繼續觀察疫情變化,暫時未有計劃放寬或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李夏茵又說,現時公營醫療系統仍有一定承受力,不過必須保持小心謹慎,新冠或流感疫情一旦惡化,不排除防疫措施要「走回頭路」,強調政府不會因為堅持「不走回頭路」,而不顧市民健康。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過去一周平均每日新增8,582宗個案,較之前一周升8.4%,今日更破萬宗,本地個案錄得升幅,而輸入個案則較為平穩,但死亡個案有明顯升勢,過去7日共錄115宗死亡個案,較之前一周急升47.4%;而院舍個案仍在高位徘徊。

污水監測人均病毒含量急速上升

歐家榮指,由上月中旬起,污水監測人均病毒含量急速上升,而目前最主要的變種病毒株為BA.5、BA.2的其他分支、BQ.3及XBB。至於流感情況,他指,全球流感個案水平已超過過去兩年,而且亦有數據顯示流感季節提早來臨。

醫管局籲市民感不適應盡早求醫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表示,留院新冠病人已上升至平均2,700人,近日每日有340人新確診入院治療,嚴重及危殆人數亦已升到120人,而來自院舍病人比例已升到18.6%,呼籲市民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有需要會獲發新冠口服藥;又呼籲長者及小童盡快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港島西醫院聯網副顧問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科)邵嘉嘉則表示,目前有兩名小童感染新冠後出現重症,情況危殆,又有一名3歲童感染流感後併發重症,情況持續危殆,需要使用呼吸機及強心針,現入住兒童醫院。她呼籲巿民特別是一老一少,應盡快打針。


內地單日新增的新冠本土個案宗數稍為回落,周三新增35800宗新冠本土個案,廣東仍佔最多,北京新增個案突破五千宗。副總理孫春蘭指,國家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優化防控政策。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衞健委召開座談會,指疫情防控近三年來,中央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疫措施,包括出台二十條優化措施,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她指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國家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以人民為中心,防控工作要穩中求進,防控政策持續優化。不斷完善診斷、檢測、收治、隔離等措施。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

全國多地配合調整防疫措施,多區近日先後宣布解除部分區域管控或將高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其中天河區決定停止執行加強社會面疫情的防控措施,恢復堂食。

河北石家莊六個區周四開始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恢復生活生產秩序。

新增6639宗本土個案的重慶,中心城區及梁平區將按分區分類、由點及面逐步開放的思路,實行差別化的防疫措施。其他區縣則逐步實行常態化防控。

四川新增1414宗本土個案,省會成都的居民出入小區毋須再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只需要展示健康碼。

至於周三多5043宗本土感染的北京,亦宣布全市長期居家長者、居家辦公及學習的人士及嬰幼兒等,如沒有外出需求,毋須參加社區核酸篩查。


香港4個公務員組織昨(30日)發表聯合聲明,支持特區政府就《香港國安法》提請人大釋法,包括政府人員協會、香港公務員總工會、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同學會及香港特區政府公務人員聯會。

聲明指,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香港國安法》是根據維護國安的現實需要和特區的具體情況制定的全國性法律,對特區本地法例具凌駕性。

聲明又指,特區政府負責監察《香港國安法》整體執行情況,若遇有問題需釐清時,有責任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相關決定亦是「合憲,合法,合情,合理」。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今日(1日)發出公告公佈弔唁安排。前來弔唁的人士可以提前預約,進入中聯辦大樓現場弔唁。同時,如未能到現場弔唁,可向中聯辦致唁電、唁函表示悼念之情,也可到中聯辦大樓外花壇處獻花。港中聯辦規定進入大樓的市民,需出示當天快測結果陰性證明或24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全程佩戴N95或以上標準口罩。

港中聯辦的公告全文如下:

我們敬愛的江澤民同志患白血病合併多髒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根據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公告(第1號),為表達對江澤民同志的無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自12月1日下午至追悼大會舉行之日,香港中聯辦在辦公樓內設靈堂,接受香港地區各界弔唁,時間為每日上午9:30至12:00、下午2:30至5:30。各界人士前來弔唁,請提前致電預約。現場弔唁請嚴格遵守特區防疫規定,進入中聯辦大樓掃「安心出行」,出示當天快速抗原檢測結果陰性證明或24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證明,同時出示健康碼藍碼及測量體溫,著裝肅穆,不攜帶手袋等物品全程佩戴N95或以上標準口罩

由於疫情原因,接待人數受限,如未能到現場弔唁,可向我辦致唁電、唁函表示悼念之情,也可到中聯辦大樓外花壇處獻花,我們將及時報送相關部門。

特此公告。

電話:28314333、23087888;

傳真:2549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