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菀之相隔兩年推出新歌,不少歌迷大讚超級好聽,更形容為神級、大師作品、年度之歌。有網民更指,已經不能用歌手來形容她,應該用藝術家來形容她,亦有指香港樂壇竟然出了她這樣有才華的唱創人,是香港的驕傲。

 

多才多藝的王菀之(Ivana)不停為樂迷帶來新意,今次推出的新歌《Shattered》意想不到是英文歌,讓樂迷大為驚喜。Ivana不單曲詞親自操力,MV也是親自執導,這已經是她第五次執導自己的MV:「因為我覺得MV係立體地表現我的音樂,分享訊息,睇到留言讚作品好靚,我真係是好開心,好多謝大家依然願意等待我的作品同支持,好多謝大家。」

 

王苑之的新單曲詞及MV親自操力。

 

新歌曲優美的旋率,加上Ivana獨特天籟聲線,昨晚MV推出後,一面倒留言都是大讚她。至於網民話已經要用藝術家來形容她,Ivana表示這首歌界定自己新音樂方向是Impressionism music (印象主義音樂),亦是她希望未來繼續努力進發的方向:「新歌係我甚少做過的曲風,有少少新古典主義音樂(Neoclassicism Music),或者為Impressionism music (印象主義音樂)。 上次同管樂合作做的音樂會,我第一次寫管弦樂曲,繼續學習進修,我一直都希望繼續尋找新方向,今次呢個作品我邀請了一位來自柏林、-位來自美國的混音師負責後期製作,好開心。歌迷網民留言,對我來說是一個好大的鼓勵,能給予我好大的力量繼續努力創作。」她希望借歌曲同大家分享自己享樂同時,要記得世界不同角落有的人生活艱苦,我們應選擇善意,為他人帶來幸福。

 

王苑之話有少少新古典主義音樂。

 

至於唱英文歌,她笑言入行早期,有一首英文歌,是由母親填詞:「我媽咪係一位詩人,寫好多英文詩,受媽媽啟發,大學時期也修讀了英文詩詞,我都想有一首是自己填詞創作的英文詩做歌詞,所以我就寫了這首歌。我希望可以喺年中推出新專輯。」

除了新專輯籌備之外, 《初回限定音樂會》自去年一連10場完滿完成後,2024年會繼續《初回限定》世界巡迴音樂會,目前計劃已經有十多場演出,過年後會先到加拿大,星馬等地,跟歌迷相聚。


內地不少地方仍存在男多女少的情況,廣東河源市龍川縣鐵場鎮鐵東村推出紅娘獎勵試行計劃,只要為村內未婚青年介紹配偶,並最終登記結婚的紅娘,村委會給予600元介紹費予以獎勵。

近日,一份題為《鐵東村關於對本村男青年介紹配偶的紅娘的激勵辦法》的檔引發關注。

其中稱,因鐵東村男性未婚青年人數逐年增多,為了提高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對青年人婚姻問題的關心度,發揮民間紅娘穿針引線的積極作用,促使該村青年人早日完婚。鐵東村相關會議研究決定,特別制定以下激勵辦法:凡給該村男性未婚青年介紹配偶並最終登記結婚的紅娘,村委會給予600元介紹費予以獎勵,自2024年2月9日起執行,試行3年。

 

龍川縣鐵東村出台的獎勵辦法。來源:網路

 

鐵東村位於廣東河源市龍川縣鐵場鎮。

19日下午,龍川縣鐵場鎮工作人員回覆傳媒稱,上述檔屬實,該激勵辦法是鐵東村召開村民委員會製定的,「主要是為了解決該村未婚男青年的婚戀問題,沒有其他任何目的」。

南方農村報報道,鐵東村黨支部書記黃小強表示,鐵東村全村戶籍人口約3000人,20歲以上40歲以下的單身男青年約240人。村裡通過駐村幫扶單位和外出鄉賢支援的86萬元捐款投入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每年產生收益7萬多元,村裡將這些收益用於獎教獎學等公益活動,激勵紅娘的「介紹費」資金亦來源於此。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鐵東村激勵紅娘牽線的做法並非全國首例。2023年年初,河南焦作市武陟縣小董鄉喬莊村村委會發出《關於成立大齡男青年紅線團的啟事》稱,為需要解決婚姻問題的28周歲以上大齡男青年提供婚戀服務,村裡28歲以上村民均可成為紅線團成員。激勵方案為,村委會擬每年拿出2萬元獎勵給牽線人,每撮合一對成親結婚,村委會獎勵牽線人1000元。

2023年11月,陝西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相家莊村發佈一則《相家莊村關於對本村男青年介紹配偶的紅娘的激勵辦法》稱,凡給該村男性未婚青年介紹配偶並最終結婚的紅娘,村委會給予1000元介紹費予以獎勵,並從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原定4月1日起實施的垃圾徵費,坊間連日提出不少質疑,認為執行細節不清晰或難以理解。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19日)宣布,將生效日期再押後至8月1日,而政府部門會在4月1日起試行,向市民示範如何執行。指定垃圾袋就會如期下周五(26日)起出售。
坊間擔憂實施垃圾收費後,市民會改為拋棄街上。(政府新聞處)

 

謝展寰下午見傳媒時表示,由於需時解釋,讓市民清楚了解執行細節,向行政長官提議押後實施垃圾徵費。至於何以選擇押後至8月,謝解釋是由於6至7月正值學校考試期,8月放暑假,認為是推行時機,強調與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進程無關,他又說不希望再次推遲。

除政府部門會於4月1日先行先試,當局亦會物色部分樓宇試行。他說,行政長官認同有關建議,並指派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進行跨部門統籌工作,他亦會在下星期一(22日)就延期實施建議,諮詢立法會環境諮詢委員會,再按法定程序,修改生效日期。

部門先行先試具演練示範作用

謝展寰表示,政府部門先行先試可以起展示作用,讓社會更了解計劃細節,同時亦可用作演練,預先理順磨合期的小問題。他稱,留意到過去一周,社會各界有很多討論,不少人反映市民不了解細節,認為需更長時間,向社會更具體解釋措施。他形容今次是創新和負責任的做法,認為可有助措施順利推行。

他又說,以往當局用文字解說,感覺較抽象,因此會在政府部門和一些樓宇先行先試,可以用影片展示每個環節的操作,讓市民更放心,覺得措施簡單易行。

強調延遲實施是負責任做法

被問到有無人需要為延遲實施垃圾徵費負責,謝展寰重申收到後多意見指市民不了解垃圾徵費執行方法及細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讓政策順暢運作,延遲落實徵費不單作更多公眾教育,而是透過先行先試,向市民示範實際做法,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他強調政府推動垃圾收費上已做大量工作,社會在過去一周提出大量問題,無論如何解說,不論言語文字都難以了解,因此當局需要更多方式推行宣傳教育。他相信看到實際實行方法後,不論物業管理公司、市民、前線清潔工等,都會了解如何運作。

問及延後四個月是否有信心實施,謝展寰表示,當局曾經做過很多先導計劃,具體操作百分百有信心,否則不會另立法例,但指以往的先導計劃主要對內,讓當局檢討設計,但今次因市民不了解,而先推行「先行先試」計劃,以展示導向市民,包括拍攝影片、向傳媒實地展示,透過宣傳教育市民,有信心令將來實行順利。

至於區議員認為解說會不足夠,謝展寰指已和各區議員、立法會議員等定好數十場解說會,惟時間上仍需協調。

垃圾收費原本計劃去年年底實施,當局一度押後至今年4月推行,指希望推行更順利。謝展寰去年7月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曾清楚表明,實施日期不會再押後。

 


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方面,受出入境改革創新措施推動,2023年內地與港澳間往來人數穩步回升,內地赴港澳以旅遊人員為主,同時呈現目的多樣化、人群多元化趨勢,人才、技術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為內地和港澳經濟快速復蘇注入活力動能。隨著口岸快捷通關,「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政策的落地實施,從廣東省口岸入境的港澳居民人數明顯增多,佔入境總人數的九成以上,充分體現粵港澳大灣區及前海深港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加速發展。

國家移民管理局發言人張甯1月18日表示,在兩岸人員往來方面,台胞來大陸人數快速恢復,較2022年上漲7.4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我局推出1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於今年正式實施,實施首日在福建高校任教的台胞就已經獲發定居證。政策實施十餘天時間,已經有1200餘名台胞享受到來往大陸通行證件「網上辦」「口岸辦」等便利措施,2萬餘人次台胞通過福建口岸快捷通道順暢通關。下一步,我局將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持續創新出入境管理服務,促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近日有上海網民在社交平台上,曬出自己獲得「超級博士後」證書,引發社會熱議。

上海市頒發的「超級博士後」資助證書。網路截圖

 

有人感歎:「第一次聽說有『超博』,以後招聘寫『超博』能優先嗎?」還有人分析:「感覺有資助比較重要。」也有人直接提問:「含金量呢?」

對此,記者聯繫上海市人社局。1月17日,有工作人員回應稱:「『超級博士後』是2018年開始實施的,每人每年資助15萬元,共資助2年。」

該網友在曬出證書的同時強調:「不是個人,而是需要所在單位提交申請。個人覺得獲得資助的前提,可能主要是看個人發表的科研文章和前期做的研究基礎怎麼樣。」

上述人社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屬於『超級博士後』計劃,只有在上海的社團單位的博士後才可以報名申請資助,具體情況需要諮詢自己所在的社團單位。」

 

上海市人社局相關檔。官網截圖

 

媒體報道,「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是2018年實施的上海市集聚和留用優秀青年科研人員的「王牌」專案,經過遴選的優秀博士後,由上海市給予每人30萬元的資助,同時由設站單位給予不低於1:1的配套經費資助。

 

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3年發佈的上海市「超級博士後」申報啟動資訊

 

11月29日發佈的公示資訊顯示,795人入選2023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擬資助人員名單。

據悉近年,上海博士後工作圍繞人才引育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博士後隊伍茁壯成長。連續兩年舉辦博士後全球招募直播,發佈崗位萬餘個。截至目前,上海在站博士後8279人,其中2023年進站2978人,較前一年增長10%。

博士後培養載體量質齊增。隨著2023年新設35個流動站,目前全市共有流動站273個、工作站162家,設站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學科覆蓋面進一步擴大。16個區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新增入駐單位120家,創歷年新高。

「超級博士後」品牌效應凸顯。2023年,上海進一步加大對三大先導產業和基礎研究領域博士後的支持力度,795名博士後入選「超級博士後」。多年來,累計有3248名博士後獲得資助,資助金額超8億元。

博士後創新創業活力厚積薄發。聚焦上海「3+6」新型產業體系,上海連續三年舉辦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促成項目落地或風投合作百餘項,科研成果加速轉化,在兩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上獲獎數均位居全國前列。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內地多名網民成功透過票務平台大麥搶購林俊傑成都演唱會門票後,發現原本要買的林俊傑演唱會竟變成林子祥演唱會,由於第二天就開演,平台拒絕辦理退票。大麥客服對此表示,已有專人核實過,不存在跳票現象。

封面新聞報道,截至1月17日下午2點,大麥平台工作人員已陸續與維權群中購票者取得聯繫,同意為未核銷未現場觀演者辦理全額退款,將於1至7個工作天將款項退回購票帳戶。

據悉,「林俊傑JJ20世界巡迴演唱會-成都站」定於3月9日及10日舉行,票價分為看台380元、680元、980元,內場1380元、1580元、1880元,共6檔。按照搶購規則,其中,3月9日場,1月12日晚8點開售,3月10日場,1月12日晚8點半開售。

 

林俊傑演唱會海報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報道,1月12日,成都市民蔣女士在和朋友分享搶到「林俊傑演唱會門票」時赫然發現,自己買到的並非林俊傑演唱會門票,而是「2024林子祥50堅演唱會」,且訂於1月13日即開演。蔣女士驚悉後第一時間想退票,卻被大麥平台告知人工客服已下班,翌日早上9點客服上班後,演唱會晚上7點半開演,按照退票規則,已禁止退票。

社交平台上,多名網友也發帖分享與蔣女士類似的遭遇。

多名網友發帖反映在大麥平台購買林俊傑演唱會票「被調劑」

 

部分網友無奈之下,只能將錯就錯去看了林子祥的演唱會,還有一些網友決定維權到底。

林子祥演唱會海報

 

網友媛媛表示:「我們尊重每一個演出者,但是大麥的態度讓我們無法接受,買的是誰的演出就是誰的,我們可以接受搶到或者搶不到票,但是大麥沒有資格『調劑』我們,更不能把鍋甩在我們身上。」

令媛媛感到生氣的是,在向平台諮詢相關情況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平台始終認為是購票者操作失誤。「一個人可以是點錯了,但是這麼多人都出現這樣的情況,平台是不是應該查一查,有沒有可能是系統出現問題。」

記者發現當天購票平台首頁,專門設置顯示林俊傑頭像的購票入口,點擊該視窗即可直達購票頁面。但在該窗口的右上角,還有一行小字寫上「林子祥成都」,相信就是平台與部分網友質疑購票者不慎點錯的重要依據之一。

 

平台首頁林俊傑演唱會購票入口

 

儘管如此,購票者也列出多項理由,證明不會點錯。「首先,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提前預約了的,預約需要選擇觀演人、觀看場次和票價,這個提前選好的是不會錯的;其次,林俊傑和林子祥,一個演出為2場,一個只有1場,票價和整個售票頁面都不一樣,很難看錯。」

網友認為,儘管兩位歌手都很優秀,但歌迷購買其中一位的演唱會門票時買到另一位,搞得兩位歌手都很尷尬。

 

記者致電大麥官方客服,工作人員回應,接到網友反映後,通過後台核實並非系統「跳票」。對於具體是如何核實、遇到此類情況該如何解決等問題,大麥表示稍後會有專業人員向記者進行進一步說明。

大麥平台17日,同意為未核銷未現場觀演者辦理全額退款。

去年9月,也有多名網友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發帖稱,自己搶購林俊傑演唱會的門票後發現買的是林志炫的演唱會門票,也同樣遭遇了「退款難」。

網友反映,搶購林俊傑演唱會門票最終變成了林志炫

 

天眼查App顯示,大麥閘道聯公司北京大麥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何弭,註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含國內旅遊業務、互聯網資訊服務、演出經紀、出版物零售、音像製品製作、組織文化藝術交流、票務代理等,由阿里巴巴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全資持股。風險資訊顯示,該公司曾涉及多宗法律訴訟案件,多次因服務合同糾紛、網路購物合同糾紛被起訴。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古裝日劇經典、陪伴幾代人成長的《大奧》確定翻拍!由「萬年不老偶像」龜梨和也及「新生代人氣女星」小芝風花領軍。

 

小芝風花和龜梨和也時隔多年再度合作。(《大奧》IG 影片截圖)

 

龜梨和也自1998年加入前尊尼事務所後,首度參演日本時代劇,讓大眾非常期待他的「第一次」!對此龜梨表示非常榮幸,又提到和女主角小芝風花早有淵源:「我和小芝多年前合作過《第二次戀愛》,只是我們的對手戲不多,當時她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但我覺得她是一個很有條理的人,臉上也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

 

龜梨和也出道以來首度挑戰古裝。(富士電視台官網圖片)

 

重塑經典感壓力

要數日本最炙手可熱的新生代女星,小芝風花絕對榜上有名!單是2023年,她便主演了春季日劇《聽我的電波吧》、夏季日劇《轉職魔王》、現正熱播的《費馬的料理》和《生意世傳金與銀》,產量相當驚人!今次她被相中主演睽違20年重新製作的《大奧》,不但是演藝生涯的里程碑,亦是業界人士肯定的象徵,她也坦言倍感壓力:「這個角色曾經被很多有名的演員扮演過,所以我感到興奮之餘,也感受到自己肩負重任。」

 

小芝風花人氣爆燈,獲欽點擔正《大奧》。(富士電視台官網圖片)

為了呈現江戶時代的古色古香,《大奧》全程在京都取景,該劇更雲集高顏值女星西野七瀨和森川葵、人氣男團Snow Man成員宮館涼太、實力派演員安田顯和栗山千明等,務求打造出最高品質的「令和版」《大奧》!

 

小芝風花年僅26歲,前途無可限量。(小芝風花Instagram圖片)

市場關注內地經濟及美聯儲減息步伐,外圍股市受壓,港股持續受拖累,恒生指數再創逾14個月低位,低見15194點,最多跌逾670點,收市報15276點,跌589點,跌幅3.7%,主板成交額約1305億元,較上日升約55%。

(攝:蘇震揚)

馬國明上月於泰國迎取湯洛雯(靚湯)後,被爆上周於香港補擺喜酒。他今午(17日)出席新劇宣傳活動時,指因蘇梅島婚禮未有宴請親戚,認為今次補擺會「圓滿些」。

馬國明(馬明)、蔡思貝及高海寧等人今日(17日)到油塘為劇集《飛常日誌》宣傳。馬明接受訪問時,被問及上周五(12日)於尖沙咀一間酒店補辦婚禮,他解釋上月蘇梅島婚禮未邀請親戚,並引述雙方家長認為,補辦及讓親戚與新人合照,才不會留有遺憾,「會圓滿啲」。講到婚禮上以「二人味道香水」作回禮,馬明指是靚湯的意思:「她想給賓客留個紀念,所以我們就各自調自己鍾意的味道。」此外,他亦於社交平台分享當時的照片。

馬國明與湯洛雯日前於香港補擺婚宴。(馬國明 IG 圖片)
湯洛雯得好甜。(馬國明 IG 圖片)
唔少得代表二人的「馬仔」及「獨角獸」結婚蛋糕。(馬國明 IG 圖片)
馬國明與湯洛雯調配自己味道的香水,送給賓客留念。(馬國明 IG 圖片)

 

爆靚湯讚劉穎鏇

馬國明今次在劇集中周旋蔡思貝與劉穎鏇之間,被笑艷福不淺。他即大爆湯洛雯讚劉穎鏇「好正」,身材又均勻,又指靚湯近排鍾意看仙俠劇,經常讚內地演員肖戰。馬明指每個人都有偶像,自己不會呷醋。問到他是否靚湯的偶像,馬明說:「都是,她好鍾意我《On Call 36小時》的「一件頭」,上年又鍾意我拍《隱形戰隊》的「Ocean」,她都有鍾意我作品。」

 

馬國明宣傳新劇時,爆老婆讚劉穎鏇身材。

 

問到可會與湯洛雯一同「夫妻檔」拍劇,馬明笑言要問靚湯:「不知有沒有監製夠膽找陳豪同陳茵媺一樣,找我們拍。」他謂自己不抗拒,但都要睇劇本,驚靚湯與他拍劇會忍不到笑。至於拍喜劇,馬明說可以,又指靚湯模仿力強:「他睇睇吓電視會突然模仿人,仲要好似,如果撞到個角色可以讓佢發揮到會好爆。」

 

劇集《飛常日誌》一班演員齊集宣傳。

早前自殺未遂後,捐出80萬元予慈善基金支持癌病兒童的28歲癌末患者楊嘉驃(Gabriel),續在社交平台分享自身抗癌經歷,鼓勵公眾珍惜生命。

他日前再分享的文章主題關於「如何沒有胃也保持『為食』」。Gabriel指每個癌症病人的經歷也不同,他於2022年7月11日,因患末期胃癌及肝癌,於是進行了一個6小時的手術,切除全個胃部及疑似腫瘤部位的肝臟。手術後,他身上留下了一條橫跨肚皮的「T字疤痕」。「長期臥床後,要練習呼吸和行路。不過外傷遠不及內傷」。

楊嘉驃分享經歷切胃手術及長期臥床後重新學走路的舊照。

 

不少朋友關心問:「沒有胃怎樣消化」,Gabriel表示,原來消化功能主要是靠腸道,而胃部除了消化,主要是負責儲著食物。起初「食很少便飽,食太多便作嘔,而且食完直落腸道,曾經一日肚屙10次」,直至多個月後,Gabriel才慢慢適應身體狀況,可以吃少量正餐。至於往後如何「如何沒有胃也保持『為食』」,Gabriel卻賣了關子。

然而,胃切除手術至今仍是讓罹患胃癌的病人,有機會痊癒或長期存活的唯一有效方法。由於患者胃部被切除,食物會直接進入小腸,大量水分突然進入小腸,容易造成腹瀉。因此,病人在完成胃部切除手術後,醫生建議宜盡量以少食多餐形式進食,避免上吐下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