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廣東電信用戶下午反映手機出現沒有訊號、手機無法接通等情況,關鍵詞「中國電信」也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中國電信廣東客服 發文稱,因網路異常,影響部分移動使用者接聽電話,正在進行搶修,為用戶帶來不便,深表歉意,感謝理解和支持。

@中國電信廣東客服 早前在微博評論區回應稱:因業務異常,影響接聽語音和無法接收短訊,正加急處理,為此深感抱歉。


越南受近期高溫熱浪引發用電需求急增,以及水電產出下降等因素,南部多個工業園區出現廣泛停電。

越南南部電力公司(EVNNPC)宣佈,包括越南北江省、北寧省在內,該國多個地區出現輪流停電,部分工業園區也受到影響。受影響地區包括富士康、三星、佳能等外資廠房,意味可能因停電而停產。

 

佳能位於越南北寧省的工廠從當地時間6月5日早晨8點停電,到6月6日早上5點才恢復電力供應。其他的跨國製造業巨頭尚未對媒體作出回應。越南歐洲商會副主席Jean-Jacques Bouflet則強調,停電已嚴重擾亂當地工業生產。

在越南南部電力集團的官網上,也能查到本周不同地區輪流停電的情況,大量地區將面臨短則幾個小時,長則一整天的停電。

越南總理范明政6月6日簽發確保電力供應的公函,公函指出,近期,越南多地出現高溫酷熱天氣和厄爾尼諾現象,其使得人民群眾用電需求增加,加之北部各省份雨水稀少,水電站水庫水位非常低,對2023年旱季的電力供應產生巨大影響。範明政要求絕對不讓出現缺電現象,同時要求採取克服有關近期電力供應存在困難的具體措施。

今年5月上旬,越南電力集團(EVN)就預測,在接下來的6月和7月,北部將進入酷暑高峰期,國家電力系統負荷將繼續增加並超過計畫。隨著水文形勢和新發電站專案進展緩慢等情況,越南北部在今年酷暑高峰期可能缺少數千兆瓦的電力。
據越通社報導,越南工貿部於當地時間6月7日稱越南北部電力系統將面臨約4350兆瓦(日均3090萬千瓦時,最高可達5080萬千瓦時)的供電缺口。截至2023年6月6日,可用的水電裝機容量達3110兆瓦,僅達到裝機容量的23.7%。

越南北部電力系統可用容量(包括進口)僅達到17500~17900兆瓦(占裝機容量的59.2%)。然而,在接下來炎熱的日子裡,北方的電力需求可能達到23500~24000兆瓦。因此,北方電力系統將面臨約4350兆瓦的供電缺口(日供電缺口3090萬千瓦時,最高可達5080萬千瓦時)。

此外,越南許多煤電廠的部分機組也長期出現故障。由於天氣炎熱,機組長期滿負荷運行,使得發電設備無法穩定運行。截至2023年6月6日,越南北部地方煤電發電量僅達11934兆瓦,佔總裝機容量的76.6%。

對於這種情況,越南工貿部副部長杜勝海表示,政府已經要求相關機構增加煤炭和天然氣的產量。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日本福島核災已過去12年,惟核電站問題仍未解決。東京電力公司6月5日發表報告,指5月在核電站附近水域捕獲的魚體內輻射超標180倍。與此同時,東京電力公司周一(5日)開始,已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隧道中注入海水,準備稀釋稍後排出太平洋的核廢水。根據日本政府計劃,最遲夏季開始,會將經處理稀釋的核污水排出太平洋,估計持續幾十年。香港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批評,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關注,「一意孤行強推福島核廢水排海」,質疑日方違背國際法義務,危害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認為「絕非負責任國家行為」。他指,一旦日方啟動排放廢水,政府必定採取嚴厲措施,限制可能受影響的日本食品進口,保障香港食物安全及市民健康,強調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政府絕不妥協。

 

謝展寰於《大公報》撰文,指東京電力公司上月在福島海灣內捕捉的一條魚,其體內放射性元素「銫」的含量超標180倍,反映福島核電站廢水對食物安全造成的風險「絕不是學術討論,而是真實存在的嚴重問題」。謝展寰表示,環境局已多次就排核廢水一事,經外交部駐港公署向日方表達極度關注,亦表明國際社會未有共識前,日本不應單方面將福島核電站廢水排放至海洋,以免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他指出,若日本政府對經處理的核廢水安全有信心,理應利用廢水在國內使用,例如灌溉等。

 

謝亦表示,環境局已經與食環署食安中心、漁護署等相關部門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作出準備,當日方啟動排放廢水,港府便可即時採取措施,禁止福島一帶沿岸最高風險縣份的水產品的進口,以及對其他有風險縣份水產品的進口實施嚴厲管制。

不過,他指香港與日本距離甚遠,估計香港一帶水域受核廢水直接影響的風險不大,但若因廢水排放導致市民對水產需求大減,嚴重影響漁民生計和持續運作,甚至需要轉型,港府可透過現有的貸款計劃及「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為本地漁民提供財政支援。

 

《共同社》早前報道,今次於福島海灣內捕捉的一條魚,其體內放射性元素「銫」的含量超標180倍,超過日本《食品衞生法》所規定標準的180倍。捕獲位置靠近福島第一核電廠、已廢棄的發電機組防波堤內,當局將於海灣內設防護網,防止受污染魚類游出港灣。

當局相信該條魚曾接觸較高輻射濃度的水。為不讓民眾不小心吃到這些魚,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將會設置多個防護網,防止這些魚類游出港灣。

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311大地震遭受海嘯侵襲後發生核子事故,持續注水冷卻反應爐內熔融核燃料棒時產生的污染水等,透過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多數輻射物質剩下的水,就稱為「核廢水」(含氚廢水,即ALPS處理水)。

有關排放計劃遭到漁民以及中韓政府猛烈抨擊。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理事張克儉,早前在奧地利維也納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6月理事會,嚴厲抨擊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染水。


香港多間公立醫院早前先後發生包括塌下儀器及天花混礙土等事故,醫院管理局事後組成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委員會周三(7日)公布報告,建議各醫院設安全委員會,並就擴大醫學工程人員編制等提出23點建議,加強對病人和員工的保障。至於聯合醫院早前發生塌手術燈事故,醫管局稱報告顯示承辦商在維修過程中不符合標準,會按照合約條款,追究承辦商的法律責任。

 

委員會經實地考察七間醫院和召開九次會議後總結指出,觀察到醫管局建築物設施老舊 ,局方300棟建築物中,超過一半樓齡超過30年,而且服務需求增加,令醫療儀器和設施長期維持極高使用量。

委員會建議,醫學工程人員應按醫療儀器風險級別,在場監督承辦商保養維修工作;擴大醫學工程人員編制,並制定程序,檢查監督承辦商工作;採購新醫院的醫療儀器以及主要保養維修合約,應由醫管局總辦事處集中處理;又建議建立系統核實承辦商儀器保養維修人員身份,亦需要求承辦商定期進行自我評估;同時需要加強醫療儀器保養維修人員的培訓。

 

聯合醫院手術室二月中發生手術燈墜下意外,殘骸部件壓在手術床上,一名麻醉助理被手術燈撞傷肩膊。(資料圖片)

 

聯院塌手術燈 按合約追究承辦商責任

委員會說,醫管局可以按樓齡、使用量、結構和剝落紀錄風險狀況等,為樓宇訂立相關保養計劃;利用資訊科技全面記錄樓宇檢驗和維修情況,以科學分析針對漏水或滲水的根本原因;又建議擴大聯網人手,達致由內部員工負責樓宇狀況勘察和樓宇安全檢驗進行直接聯控。委員會又建議,提升醫管局機構傳訊部就事故對外公布的角色,為醫療儀器各設施事故制定內部通報機制和對外公布原則。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稱,將會積極跟進委員會建議,當局轄下各間醫院將會成立醫院安全委員會,加強監督醫院的安全事宜,提升病人和員工的安全;又指,早前聯合醫院出現的手術燈塌下事故,獨立專家和原廠提交的報告均顯示,維修過程不符合標準,局方會按照合約條款,追究承辦商的法律責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席埃斯彭·巴特·艾德在巴黎會談中,揮舞著再生塑料木槌。

多個國家及持分者組織的代表在巴黎舉行會議,就有關規範塑膠,處理塑膠問題條約的主要內容達成共識。與會者冀條約最快可在2025年得到締約國同意,成為自2015年有關氣候問題的<<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的一條具法律效力的環保條約。

來自180個國家及數十個包括民間社會組織、拾荒者及科學家組織的代表,周五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的總部,就有關處理塑膠問題的新條約,進行第二輪會談。全球每年產生差不多四億噸塑膠,另外每年估計有一千四百萬噸塑膠流入海洋,塑膠問題顯然已成為一個嚴重到必須由全球各持分者共同回應,方能解決的問題。

雖然塑膠垃圾造成的污染並非新鮮事,但環保團體現時更著眼於塑膠的整個生命週期,對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的傷害。製造塑膠的過程產生空氣污染,當中產生的廢物令水浸加劇,從而影響野生動植物的食物鏈。科學家甚至在空氣、食水甚至人體血液發現塑膠。

與會的持分者促請各方訂立處理微塑膠污染問題、規範用以生產塑膠的數千種有害化學物、保護那些經常接觸這些塑膠化學物及廢料人士權益的方案。不少與會國家代表響應太平洋島國國家代表的呼籲,要求在減少塑膠污染之外,更要遏止塑膠生產。這些島國包括馬舌爾群島,由於國土面積細小,實在無能力處理這些塑膠廢物所產生的問題,令到這些由塑膠廢物堆積而成的「塑膠山」,已經成為這些島國最高的「山峰」。

不少民間組織及備受塑膠問題困擾的國家如墨西哥等國的代表,批評那些產油及塑膠生產國、為化石燃料及石化公司服務的說客,在會議開始時,藉著不斷在圍繞條約步驟的問題上爭持不下,各不相讓,來拖延條約談判的進程。

但最終與會代表同意先將步驟爭議擱置一旁,透過多方的閉路談判,相信與會者已就條約的主要內容達成共識,其中大部分與會國家均同意此條約應是全球性且具法律效力,而非只是自願性執行的指引。與此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指與會的180國家中,有94個國家支持禁止或逐步取締包括微塑膠,PFA即四氟乙烯等有害聚合物,化學物及塑膠產品的生產。

有關方面將於數月內擬定條約草案,以便在今年稍後於肯雅舉行的會談期間,討論條約文本,期望與會各方能在明年年底,就條約的最終文本達成協議,令此具法律效力的條約,能最早於2025年正式生效。

( 來源:英國衛報 )


中國國交部發言人毛寧早前回應兩國記者狀態時指,中國乃基於印度近年對中國駐印記者的不公平對待,而對印度駐華記者作出反制。

在中印關係持續緊張之際,兩國將外交角力延伸至派駐記者身上。兩國駐對方的記者數目,隨著記者簽證不獲審批,已經陷入清零的局面。中方指印方做法不合理,繼而作出反制;印方則指兩國就此問題繼續接觸,目前的情況,顯示兩國關係暫未見緩解之勢。

印度原本有四名駐華記者,但當中三名記者的記者證自今年四月起相繼被註銷,令他們不能在華進行採訪。印度當局周五呼籲中方協助印度記者在中國進行採訪工作,並指兩國就此問題,繼續保持聯繫。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只剩一名記者在印度工作,而他的記者簽證續期申請仍未獲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面對印度近年針對中國駐當地記者的不平等及具歧視性對待,在別無選擇下,中國唯有作出反制。

印度公共廣播Prasar Barahti 駐華記者Anshuman Mishra的簽證駐中國凍結。

在兩國關係因著邊境爭端問題而劍拔弩張之際,包括中國官媒駐印及印度主要媒體的駐華記者數目大幅下降至幾乎清零,對彼此政治社會情況的理解及兩國關係,甚至兩國人民對彼此的印象,都只會弊多於利。中國新華社早前刊載其駐新德里社長畢曉洋的文章,當中提到印度以不同理由,阻礙中國記者取得記者證,在當地進行採訪,令這些記者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印度當局於今年三月,以他常駐在印度的時間過長為由,拒絕為他的簽證續期。因著印度的簽證政策,現時新華社駐新德里分社只有一名記者工作。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早前被問及中國駐印記者數目的問題時,並未有正面回應;只重申所有外國,包括中國在內的駐印度記者,均在無限制及困難的情況下,於印度進行採訪工作。與此同時,他並沒有證實印度駐華記者被註銷記者證的情況,只表示印度記者在中國工作期間,面對不少困難。

印度報章《The Hindu》四月曾刊文,提到中國外交部決定凍結其駐華記者Anath Krishnan 及印度公共廣播Prasar Barahti 駐華記者Anshuman Mishra的簽證。有學者指出,兩國記者現時遇到的窘境,顯示兩國政府的互信已蕩然無存。因著中國駐印記者大部分為官媒工作,因此印度很可能視他們為中國的國家行為體而存有戒心。印度拒向中國記者發出記者證,乃印度透過非軍事的手段向中國施壓,迫使其在邊境問題維持現狀的策略。

(來源: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曾在大學時期遭同窗性侵,但因種種原因而未報案處理的 Megumi Okano,希望今次《性侵法》改革,能為日本社會帶來改變。

 

日本國會正就改革《性侵法》進行辯論,當中最重要的修訂為將「強姦」的定義,由「強迫下進行性交」改為「非自願地進行性交」。日本社會民眾普遍對「強姦」定義沒有清楚認識,因此今次修訂不單是該法案近百年以來第二次修訂,更藉著有關法律框架的討論,凝聚社會共識。

不少國家將「強姦」定義為任何未得對方同意下進行的性交或性行為;但在日本目前的法例下,「強姦」一詞只定義為強行及透過襲擊或威嚇,或在受害人意識不清或未能抵抗的情況下,進行的性交或淫褻行為。日本不少關注性侵問題的人士批評如此狹窄的定義,只會令檢察人員及法官在處理此類案件並闡釋法例時,進一步收窄法例可以適用的範圍,令到強姦案的受害者幾乎難以透過法庭取得公義,而此司法定義亦造就社會懷疑受害人的文化,從而令受害人事發後,往往怯於報警處理。

一名十五歲女童於2014年在東京遭一名男子強行壓在牆上,並在她反抗的情況下與她性交。法庭以男子行為並未令受害人完全未能反抗,且女童已經超過可以同意進行性行為的十三歲為由,裁定涉案男子無罪釋放。

另外一名大學時遭同窗性侵的日本女子,憶述當時涉案男子在她反對下仍強行與之性交,過程中她曾一度掙扎,但最終選擇放棄,任他為所欲為。她曾向大學報告事件,雖然大學調查後,裁定涉案男生干犯性侵,但因他當時已畢業離校,校方向他發出警告後,事件便不了了之。

性侵受害人團體「春天」發言人指,以上這些例子說明,就算涉案性行為被證實為非自願,但如受害人最終放棄掙扎,這些情況因未符合目前法例框架下的「襲擊或威嚇」,因此受害人難以透過法庭爭取公義。假若受害人最終願意報警,但在調查過程中,往往受到警員或醫護人員以「她咎由自取」的無情態度對待,令她們有如再被強姦,這些都令受害人卻步而選擇不報警。

事實上,日本目前只有約三分一的性侵案涉案人士,最終被法庭裁定為強姦罪成,比例遠低於一般刑事檢控率。但在2019年發生多宗令社會震驚的性侵案後,不少人開始關注國內的性侵問題,並出現要求司法改革的聲音。

修訂案將對「強姦」一詞重新定義,並列明八個令受害人難以表達、或符合非自願的情境:其中包括受害人受酒精或藥物影響而神智不清、遭受暴力或威脅、受害人事發時感到恐懼、或涉案者恃著強勢,令受害人擔心若不就範就會對其不利。另外同意性行為的年齡亦會由現時的十三歲提高至十六歲,並延長訴訟時限。

有維權組織認為修訂案所訂明可作為強姦定罪情境的字眼仍過於含糊,未夠清晰,恐令檢方更難證明涉案者犯強姦,亦有組織要求進一步延長訴訟時限,並應訂立法規,加強保護未成年受害人。

日本國會上議院現時正優先處理有關移民的議案,故此性侵法修訂案能否趕及在六月二十一日前在上議院獲得通過仍是未知之數。為免議案錯過今次限期後,通過之日變得遙遙無期,維權大士促請國會議員立即行動,加快討論議案的進程。

( 來源: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


熱播中的無綫劇集《一舞傾城》,官方日前發放劇集NG花絮片,蔡潔與陳法蓉姐於露台拍攝傾偈場口,期間一隻「飛天小強」突襲,並伏在蔡潔衣袖上,陳法蓉被嚇至尖叫,蔡潔則處變不驚,僅用手輕輕彈走「飛天小強」,果然是女中豪傑。另一幕見到陳星妤的戲服,意外勾住了姚子羚的衫,瞬間變成連體嬰的兩人忍不住爆笑,同場的楊明,則很有風度地幫二人解圍。
蔡潔原來係女漢子,一啲都唔驚「小強」。
姚子羚同陳星妤件衫意外勾住咗。
陳法蓉受訪時透露與唐文龍是首次合作,她說:「呢套劇除咗楊明同文凱玲,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合作。同文龍合作得好愉快,他是一個好特別的演員,好多嘢佢都有自己嘅諗法,大家有商有量,同埋佢有句口頭禪,就係『傳說中嘅陳法蓉』,佢話佢好多朋友都好喜歡我,好羨慕佢可以同我合作演夫妻!」法蓉姐續指劇集賣點是「情」,她說:「除咗我同一班姊妹嘅情,我同文龍嘅一段情都好重要。劇中佢坐咗廿幾年監,後生時冇得同佢好Enjoy咁拍拖,到依家咁上下年紀,佢終於放監出嚟重聚,終於唔使隔住玻璃咁探監,嗰種重逢嘅感覺係好特別。我都有同文龍講,只要將呢種情呈現到出嚟,觀眾就會好鍾意。」
唐文龍終於出獄同陳法蓉團聚喇!
坐大髀加咀嘴,真係Sweet到暈。
讚陳法蓉主動破冰
而唐文龍則大讚陳法蓉是女神,他說:「記得第一天開工時,我在化妝間化緊妝,佢喺後面經過時好Cute咁話:『老公點呀?我哋第一次合作喎。』佢好Nice咁主動破咗冰先,令到我哋更容易互動去演啲甜蜜戲份。」提到與法蓉姐有不少親熱戲份,文龍坦言:「都有啲壓力架,始終佢都係女神,但我哋都好合拍,同埋法蓉都好快投入角色,大家可以好放心咁去發揮。」
唐文龍落下男兒淚,幸好有陳法蓉安慰。

幣安及其總裁趙長鵬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控以經營詐騙網絡等13項控罪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控告幣安及其總裁趙長鵬涉經營詐騙網絡,進一步向這個全球最龐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市場施壓,令比特幣價格跌至近三個月的低位。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聲明,指趙長鵬及幣安經營詐騙網絡、涉及利益衝突、未有如實披露及蓄意逃避法規的規管。當中幣安被入稟控告包括人為地誇大交易量、擅自轉移客戶資金、在其市場監控管制方面誤導投資者等13項控罪。
幣安總裁趙長鵬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幣安及趙長鵬秘密控制客戶的資產,讓他們可為所欲為地混合及轉移投資者的資金。另外幣安被指透過在美國創建不同的實體,以逃避美國聯邦證券法規。趙長鵬掌控及擁有的貿易公司Sigma Chain則被指控,自三年前至2022年6月期間,人為地誇大美國幣安交易平台上的加密貨幣交易量。
幣安就此在社交網站帖文,指幣安致力捍衛其交易平台,客戶在幣安及其附屬平台的資產均安全及受保障。幣安在其聲明中強調幣安一開始便主動與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合作,但不同意其針對幣安的種種指控,強調一直以來,幣安致力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有關問題,尋求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但委員會卻提出新的要求並將幣安告上法庭。幣安批評有關指控,無論在事實層面、法律層面,又或是在委員會的過往先例上都是不公義的。
比特幣的價值在幣安被控的消息公布後下跌6%,跌至近三個月以來的最低位;另外幣安的加密貨幣BNB的價值,亦同時下跌逾5%。專家分析指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將令幣安進一步受壓,並可能在加密市場掀起震盪。事實上,除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外,美國司法部正就幣安涉洗黑錢及違反制裁令等指控進行調查。
(來源: 路透社/frameracing.net )

專家分析水壩的衛星圖像後相信水壩遭毀前數天,連接水壩的橋樑已遭炸毀

烏克蘭南部俄控地區克爾松的新卡霍夫卡水壩被炸毀,洪水從堤壩缺口湧入分隔俄烏戰線的聶伯河,迫使受影響的下游地區的數千居民緊急疏散。俄烏雙方均指責事件乃對方所為。

烏克蘭指責俄方炸毀水壩的行動構成戰爭罪行。俄方則反指事乃烏方所為,為要分散外界對其步履蹣跚的反擊行動的注意力。縱然如此,雙方都未能提出實質證據證明己方說法。

上載網上的片段可見,水壩遭毀後,大量洪水從崩缺口湧入聶伯河河道

日內瓦條約訂明,禁止交戰雙方以危害平民的水壩作為攻擊目標。專家分析相關的衛星圖片後,相信水壩炸毀前數天便遭破壞,包括一條連接水壩的橋樑被炸毀,現時未能確定橋樑被毀與水壩崩毀有關,還是水壩被俄烏其中一方蓄意炸毀。

烏方控制的克爾松下游地區,有碼頭被洪水淹沒。正在緊急疏散的居民向媒體表示,市內的學校及體育館已遭淹浸,道路全被洪水淹沒,汽車未能前進。烏克蘭警方發布的片段可見當地水位不斷上漲,居民紛紛帶同家人及寵物離開家園,逃到安全的地方暫避。烏克蘭內政部長指責俄羅斯對正在進行緊急疏散的地區發動襲擊。

俄控聶伯河河岸地區的居民表示,縱然他們被佔據當地的俄軍勒令離開,但他們仍選擇留守家園。他們指俄軍可在毫無警戒下向民眾開槍,若在未獲批准的情況下,趨近俄軍一米,他們便會立刻喊以髒話。若他們嘗試走入「禁區」,俄軍便會以機槍指著他們。另有河岸的俄控地區完全遭淹,當地官員直言情況嚴竣,只有使用特殊工具,方能進行疏散。

遭破壞的水壩原為烏克蘭南部,包括俄控的克里米亞半島在內廣泛地區的農田提供用水,並為俄控扎波羅熱州核電廠進行冷卻之用。被破壞的水壩位處蓄水達18 立方公里的卡霍夫卡水庫,以蓄水量來說,該水壩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大型的水壩。

專家警告該水壩被毀,將無可避免地對烏克蘭及周邊地區的生態及環境,帶來長遠而廣泛的負面影響。加上該水壩以碎石、岩石及黏土築成,結構脆弱,一旦有部分崩缺,湧入的洪水可於數小時內,沖走水壩的其餘部分,從而令到水壩全然崩潰,足以對下游甚至上游造成嚴重破壞及傷亡。

(來源: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