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獅子山」連同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香港天氣不穩定,多區大風大雨,多條道路水浸。香港天文台料三號強風訊號會維持至星期五(8日)晚,早上亦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達一小時。其中跑馬地樂活道有棚架早上倒塌,壓中兩架路過的私家車,除兩名司機被救出,消防亦發現兩名女工人,其中一名女工送院後不治。

 

事發於星期五(8日)早上十時許,樂活道一幢大廈外牆的巨型棚架不敵強風突倒下,塌下的棚架除橫跨兩條來回行車線,部分更跌落山坡,壓中其中兩輛私家車。有大廈閉路電視拍攝到冧棚架經過,只見樂活道兩架私家車經過事發地點,巨型棚架隨即塌下,兩車在棚架中被掩沒,期間揚起大片沙塵。其中一架私家車內部拍攝的相片,顯示車內損毀情況不算嚴重,擋風玻璃被壓住有裂痕。救援人員到場,發現其中一名女工失去意識,送院後不治。

香港運輸署宣布,因應棚架倒塌,樂活道來回近比華利山的全線要封閉。

港天文台料三號強風信號晚間維持

香港天文台指,獅子山與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華南沿岸普遍吹強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料三號強風信號會下午至晚間維持。獅子山的外圍雨帶會繼續為廣東沿岸帶來廣泛的大雨,可能令低窪地區水浸,天文台提醒市民應保持警覺,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

另外,由於獅子山亦帶來狂風,海面有大浪和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並停止所有水上活動。預料與獅子山相關的惡劣天氣星期六(7日)仍然會影響廣東沿岸。

 

跑馬地樂活道棚架倒下情況,去片〉〉〉〉〉〉〉


 

1.香港天文台發出的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天文台指星期五(8日)早初時,會考慮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至於澳門於星期四(7日)晚七時發出一號風球,預料本周後期內港會出現水浸。

天文台預料,徘徊在南海中部、距離本港西南偏南超過六百公里的熱帶低氣壓會逐漸增強,並在星期五(8日)開始採取較偏北路徑,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較早前的預測更接廣東沿岸。

天文台會於星期五(8日)早初時考慮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呼籲市民出門前留意最新消息;又預料受東北季候風及熱帶低氣壓的共同影響下,星期五(8日)至星期日(10日)初時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雨、大浪及湧浪。

澳門方面,氣象局表示,會在星期四(7日)晚7時發出一號風球,預料星期五(8日)起,澳門天氣轉為不穩定,風勢會進一步增強及有大驟雨;加上正值天文大潮,預料今個星期後期,內港一帶將出現水浸。

澳門氣象局指,位於南海北部的熱帶低氣壓,環流較為廣闊,並逐漸於海南島東南海面,發展出另一中心,較原來預測路徑更接近澳門,未來兩、三日將於澳門西南約400公里範圍內掠過,大致移向海南島至雷州半島一帶。

 

 

2.有傳媒引述消息指,一名機場貨運工人初步確診,懷疑病毒來自其他機組人員。至於香港新增八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其中五人驗出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

八宗個案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尼泊爾及菲律賓,其中由菲律賓抵港人士是外傭,在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期間確診,另有三人在荃灣絲麗酒店隔離期間確診,八人都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至於初步確診少於五宗。傳媒的消息指,一名在機場負責貨運工作的員工在恆常檢測中初步確診,估計可能透過機組人員受感染。

 

3.強烈季候風下,一艘帆船在螺洲近蒲台島對開海面翻側, 2人墮海獲救, 其中1人昏迷, 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

警方下午近2時接報,帆船翻側後,船上2人墮海,救援人員到場救起2人,送到卜公碼頭後,再由救護車送往東區醫院救治,其中1人一度被困,獲救時已昏迷,送院後證實不治。

 

4.今屆施政報告重點之一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相信,區內屆時可做到自給自足,不擔心會構成鐵路擠塞問題。 至於要全面落實「北部都會區」,林鄭月娥表示需時20年,指已提出大刀闊斧精簡程序。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先後出席電台聯播及立法會,解答有關施政報告的提問。她解釋,現時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是因為香港正處於最好時候,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她作為行政長官看到勢頭好,所以乘勢而上,主動出擊。她認為,如果3年前就做,肯定會焦頭爛額,她又相信「北部都會區」內可做到自給自足,不會構成鐵路擠塞問題。

立法會多名議員關注要全面落實「北部都會區」需時20年太長, 民建聯劉國勳表示, 如果要20年才完成發展, 會追不上國家發展速度, 建議透過改革城規或審批程序等,目標在10年見到雛形。林鄭月娥表示, 會全面精簡包括法定程序, 並建議研究設副司長職位確保執行順利, 同時加強溝通解說, 減少反對聲音, 希望多管齊下縮短完成日期。

 

5.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說, 全力支持施政報告, 定必帶領轄下各紀律部隊積極推進及落實相關措施.

鄧炳強在保安局網頁撰文, 指面對本土恐怖主義的威脅, 會繼續高度警惕「孤狼」式恐怖襲擊, 以及「港獨」分子以軟對抗方式, 進行鼓吹、滲透、激發恐怖活動, 警方會加強情報搜集, 果斷執法, 並會從培訓及演習等多方面, 加強反恐準備及應對能力.
他又說, 正爭取時間盡快推展基本法23條立法, 目標是在下屆立法會會期展開諮詢和立法工作, 針對近年網絡攻擊增加, 政府會推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 建立良好的防範管理體系, 並準備訂立網絡安全法例, 清晰訂定營運者的網絡安全責任, 將會諮詢相關業界和公眾.

另外, 鄧炳強說, 各紀律部隊會加強青年發展工作, 並成立青少年制服團隊, 協助他們認識國家, 加強國民身份認同

 

 


 

1.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重點聚焦開發土地,規劃未來,包括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加快龍鼓灘及馬料水填海,檢視郊野公園邊陲的「綠化地帶」,物色具潛力可發展土地,又會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至於公營房屋供應量會略為增加,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會重建。

2021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重點是開發土地,林鄭月娥提出發展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最多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分為元朗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並有6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北部都會區」會以鐵路貫穿,加強大灣區內聯繫,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伸延規劃中的北環綫至落馬洲港深創科園及新皇崗口岸,並向東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東鐵綫伸延至深圳羅湖並設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及上水站間增設新鐵路;又會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

除發展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亦提出審視在屯門龍鼓灘、馬料水填海等,兩項計劃目標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通過撥款,啟動研究。政府亦會放寬「祖堂地」發展,由民政事務局局長與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一年內完成具體建議。房屋委員會轄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則會重建。

《施政報告》又指會展開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集中檢視坡道較高、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明年中完成篩選,並開始研究。

《施政報告》指出,香港經濟新動力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國際競爭力,創科是其中一個重點,研究建立「新田科技城」,考慮在鄰近深圳前海的地方,建立地標性創科設施,又建議研究為科學園擴容。《施政報告》提出設「雙城三圈」,涉深圳灣、大鵬灣、印洲塘,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經濟、基建、創科、民生、生態合作。

施政報告亦提出重組政府架構,考慮增設副司長,負責領導「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項目,同時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運輸及房屋局會被分拆等,亦會檢視高級公務員的選拔聘用機制,確保「能者居之」,會設立專員職位,包括海濱、教育專員等,專責提供政策指引和全面統籌。灣仔政府大樓內會增設大型法庭,應付涉及大量被告人的案件,明年上半年展開工程。

 

2.施政報告提出積極推動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政府同時會檢視現有法例,打擊假新聞及保障網絡安全。

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施政報告》提出加強國安教育,積極推展《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是憲制責任,回想自從2003年以後的幾屆政府,踫到相關問題時遮遮掩掩是不對,因為2019年後看到沒有國家安全法,香港750萬市民和國家14億人民都承受很大風險。

她表示,每一名官員應採取理所當然、理直氣壯態度處理,預計《基本法》23條立法會在下一個立法會任期内完成。

政務司司長會統籌檢視或激活現有法例,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上,執行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包括打擊假新聞、保障網絡安全等。政府亦會加強宣傳教育,包括學校內師生對一國兩制的認識,未來會進一步推展宣誓安排,至涵蓋更多公職人員。

 

3.為吸引多方面人才,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優才入境計劃配額一倍至4千個。

施政報告提出豐富人才庫,配合香港未來重點發展,「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名額去年增至二千個,今年已有逾1700個專才獲分配名額,將會進一步把名額提升一倍至四千人。政府檢討了2018年公布的人才清單,決定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兩個專業。部分原有專業亦會擴闊涵蓋醫療及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及藝術科技專才。

 

4. 2019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期間,外間屢次傳出不實謠言,特首林鄭月娥(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承認政府發布訊息手法守舊,解說能力有待提升,會研究更有效發放政府訊息。

對於政府新聞處與各政府部門,一向有對外發放政府消息,林鄭月娥說,不少人向她反映政府新聞公報的內容偏重技術性,缺乏傳達性,「發布訊息的手法太守舊,而未能吸引社會注意或即時澄清巿民的疑慮。」林鄭又指,過去兩年出現對政府惡意攻擊或偏頗報道,更凸顯解說能力有待提升,她已經要求各司局長在新聞處配合下,更注重發放訊息和解釋政策的工作。

 

5.港隊在奧運、殘奧及全運會取得佳績,施政報告在體育發展方面都有著墨。體育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擴大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5年內將參與計劃的人數增加一倍。香港會與廣東及澳門承辦2025年全運會,將籌備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而去年提出於石澳石礦場興建的水上運動中心,明年首季會批出合約,計劃於五年內全面投入運作。

政府會繼續推展餘下約20公里長連接屯門至荃灣的單車徑,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網絡,而在啟德發展區全長13公里的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亦會於2023年起分階段落成。

 

6.改善民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會繼續扶貧,包括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令合資格申請的長者可以領取高額津貼。

政府會加強強積金退休保障功能,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當局亦會進一步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為長者提供穩定收入。

施政報告又提到,會把強制舉報虐兒個案機制的法例,提交予下屆立法會審議,又會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多1000個。

施政報告又提出2035年或之前停用燃煤發電,及於2050年或之前降低住宅及商用樓宇用電量,垃圾收集會改由環保署負責。

 

 


香港2021施政報告重點

「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

 

完善「一國兩制」實踐

  • 落實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本地立法工作,以維護國家安全
  • 加強反恐準備和應對能力
  • 加強學校、社會和公務員的《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公眾教育
  • 推展宣誓安排至更多公職人員
  • 嚴格依照經完善的選舉制度,在公平、公開和誠實的情況下進行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
  • 政務司司長會統籌打擊「假新聞」、保障「網絡安全」等工作。

 

提升管治效能

  • 檢討政策局架構,以應付新挑戰,倡分拆運輸及房屋局、新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建議重組民政事務局,專注地區和青年事務。
  • 檢討現時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及聘任機制,確保「能者居之」
  • 設立專員職位,包括海濱、教育專員等,專責提供政策指引和全面統籌
  • 率先公布40項立法建議,以便公眾早日討論
  • 更有效發放政府訊息
  • 香港電台要積極推廣《憲法》、港《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培養巿民的國民身分認同。

 

房屋及土地

  • 推展《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把香港北部改造成活力十足和具吸引力的地區,為房屋、科技發展及其他產業提供更多土地
  • 加快龍鼓灘(包括重新規劃屯門西)及馬料水的近岸填海計劃
  • 檢視郊野公園邊陲的「綠化地帶」,集中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以物色具潛力可發展土地
  • 為確保適時提供未來十年33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在切實可行範圍內盡量提前落成後五年期(2027-28至2031-32年度)的項目嚴謹審視城市規劃、環境影響評估及其他法定要求,以進一步精簡發展流程
  • 將過渡性房屋單位的供應量由15 000個增至20 000個、向合資格輪候公屋申請人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以及就「劏房」實施租務管制
  • 制訂建議,以改善祖堂的管理,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
  • 重建房屋委員會轄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及在市區重建局配合下,推動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的大坑西邨重建計劃
  • 把適用於重建工廈的「標準金額」補價評估模式,擴展至新發展區的換地個案

 

經濟新動力

  • 改善上市機制、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以及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業
  • 建設「智慧港口」、發展高增值物流及海運業務,以及加強與大灣區內外的連繫
  • 通過「商業數據通」,利便中小企向銀行融資
  • 吸引知名爭議解決機構在香港法律樞紐落戶
  • 憑藉近年成就,通過提供更多土地和基建設施、推動研發、投資科技、進行再工業化及支援大學科研,建立完整創科生態圈
  • 研究建立「新田科技城」,考慮在鄰近深圳前海的地方,建立地標性創科設施。
  • 推展「機場城市」發展及在航空業上加強與珠海合作
  • 更新版權制度以配合數碼環境
  • 發展世界級文化設施和建立多元文化環境
  • 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投資1,000億元於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宜居城市

  • 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協調《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所訂工作
  • 2035年或之前停用燃煤發電,及於2050年或之前降低住宅及商用樓宇用電量
  • 為有效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進行籌備工作,包括由環境保護署接替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垃圾收集服務
  • 引入新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和管制即棄塑膠餐具
  • 加快油麻地及旺角的巿區更新工作,並由市建局在荃灣和深水埗區展開地區規劃研究
  • 檢討破舊樓宇申請強拍的門檻
  • 由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中在灣仔與銅鑼灣開放三段新海濱長廊,並於2022年完成首段位於啟德前跑道區的海濱長廊
  • 興建香港體育學院的新設施,並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資設立3億元的基金,以期提升運動員表現

 

改善民生

  • 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向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支援
  • 為輪候超過三年的合資格公屋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
  • 於黃大仙、屯門、南區、元朗及荃灣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亦於其餘11區設立「地區康健站」,以及為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訂可持續發展藍圖
  • 探討容許中醫師指示病人接受診斷成像檢測(例如X光)及化驗檢查
  • 修訂有關法例,容許病人免醫生轉介而直接接受醫療專業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的服務,以及推展強制性持續專業進修及發展
  • 推展有關強制舉報虐兒個案的立法工作,提交下屆立法會審議
  • 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由9 000個增至10 000個,以達致有需要兒童「零輪候」的目標
  • 加強強積金退休保障功能,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 進一步探討如何更好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可領取的年金,為長者提供穩定收入

 

培育人才和青年發展

  • 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 000個
  • 在香港人才清單新增專業,並擴闊原有專業的領域,以吸納高質素人才
  • 把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延長兩年,以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
  • 加強國民教育及價值觀教育,並由教育局負起監察功能
  • 邀青年發展委員會研究推新資助計劃,以培育青年正向思維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

  • 推動巿民一同參與舉辦活動和項目,慶祝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

 

1.社交網Facebook(Fb)連同旗下即時通訊軟件程式WhatsApp、Instagram(Ig)及Messenger香港時間周一(4日)深夜一度死機,全球多地用戶無法透過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登入、瀏覽或收發訊息,至7小時左右陸續恢復。故障期間,Fb員工亦一度無法用識別證拍卡出入辦公室。Fb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周二(5日)早上在Fb向受影響用戶致歉,公司解釋是主幹路由器配置變更出錯導致。

Fb,Whatsapp, Ig發生故障期間,網民發現未能使用有關服務,其中FB出現「無法連上這個網站」字句,IG則顯示「Server Error」或無法上網,Whatsapp就出現無法連線。

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事後對服務中斷表示抱歉,又表示知道很多人依賴公司的系統,與他們關心的人保持聯絡。

公司後來發聲明,否認受到到黑客攻擊或試圖獲取用戶數據,解釋是公司數據中心協調網絡流量主幹路由器配置變更出錯,導致通訊中斷,強調用戶數據沒有受損。

 

2.香港現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星期三(10月6日)發表,預料土地房屋仍是重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又指,目前特區政府首要任務是與內地達成通關。

新一份《施政報告》,封面與往年一樣沿用天藍色,主題為「新局面,新機遇」。

林鄭月娥稱報告會聚焦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土地房屋亦會是重點;而盡快通關則被視為《施政報告》的頭等大事。

 

 

3.澳門再多一人確診,令當地「裝修群組」確診人數增至4人。當局籲市民盡量留家,公務員至星期四(7日)毋須上班。澳門並宣布部分娛樂場所包括戲院、健身院、美容院、酒吧及卡啦OK等,星期三(6日)零時起關閉。

新確診的患者為一名42歲越南籍女僱員,她報稱曾與兩名早前確診的裝修工人,在同一單位內從事裝修工作,被列為兩人的密切接觸者。她在8月26日和9月30日分別接種過一劑國藥新冠疫苗。

為減低疾病擴散的風險,澳門行政公職局向公共部門發出指引,指公共行政工作人員10月5日起至7日期間不必上班,但同時指,公共部門的領導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因本身的性質而應經常對公眾提供服務正常運作。

澳門衛生局表示,由於社區感染存在風險,呼籲市民盡量留在家中。

至於澳門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踏入第二天,有市民反映在檢測站,由等候至完成核檢約需半小時,現場秩序良好,又讚政府防疫防控做得好。

澳門政府10月4日啟動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目標爭取48小時內完成。

 

4.英國燃油短缺問題持續,當局開始派軍人協助運送燃油,紓緩貨車司機不足所造成的燃油供應緊張。

英國不少油站出現等候入油的車龍,約二百名已完成訓練的軍人星期一(4日)開始協助運送燃油。

受新冠疫情、年齡老化以及海外司機簽證到期影響,英國的屠宰工人和貨車司機面臨嚴重短缺,導致供應鏈出現問題,超市貨架被搶購一空,油站亦鬧「油荒」,倫敦約兩成二油站被迫關門。

首相約翰遜指,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糧食及燃油短缺問題,或會延長至聖誕節。

 

5.台灣稱,大陸解放軍星期一(4日)派出歷來最多的56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在北京,外交部敦促美方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停止為「台獨」勢力撐腰打氣。


澳門再多一人確診,令當地「裝修群組」確診人數增至4人。當局籲市民盡量留家,公務員至星期四(7日)毋須上班。澳門並宣布部分娛樂場所包括戲院、健身院、美容院、酒吧及卡啦OK等,星期三(6日)零時起關閉。

新確診的患者為一名42歲越南籍女僱員,她報稱曾與兩名早前確診的裝修工人,在同一單位內從事裝修工作,被列為兩人的密切接觸者。她在8月26日和9月30日分別接種過一劑國藥新冠疫苗。

為減低疾病擴散的風險,澳門行政公職局向公共部門發出指引,指公共行政工作人員10月5日起至7日期間不必上班,但同時指,公共部門的領導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因本身的性質而應經常對公眾提供服務正常運作。

澳門衛生局表示,由於社區感染存在風險,呼籲市民盡量留在家中。

至於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踏入第二天,有市民反映在檢測站,由等候至完成核檢約需半小時,現場秩序良好,又讚政府防疫防控做得好。

澳門政府10月4日啟動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目標爭取48小時內完成。


社交網Facebook(Fb)連同旗下即時通訊軟件程式WhatsApp、Instagram(Ig)及Messenger香港時間周一(4日)深夜一度死機,全球多地用戶無法透過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登入、瀏覽或收發訊息,至7小時左右陸續恢復。故障期間,Fb員工亦一度無法用識別證拍卡出入辦公室。Fb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周二(5日)早上在Fb向受影響用戶致歉,公司解釋是數據中心間的主幹路由器配置變更出錯導致。

Fb,Whatsapp, Ig發生故障期間,網民發現未能使用有關服務,其中FB網站出現「無法連上這個網站」字句,IG則顯示「5xx Server Error」或無法上網。

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事後對服務中斷表示抱歉,又表示知道很多人依賴公司的系統,與他們關心的人保持聯絡。

公司後來發聲明,否認受到到黑客攻擊或試圖獲取用戶數據,解釋是公司數據中心用作協調網絡流量的主幹路由器,配置變更出錯,導致通訊中斷,強調用戶數據沒有受損。


中國恆大和恆大物業在港交所連續第二天停牌,兩間公司所發的兩則通告中,未披露短暫停牌的原因。

中國恆大在10月4日發的通告中,宣佈中國恆大集團的股份於上午9時起短暫停買賣,與該公司有關的所有結構性產品也同時短暫停止買賣。

同日,恆大物業也在港交所發布通告,宣佈恆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股份於上午9時起短暫停止買賣,與該公司有關的所有結構性產品也同時暫停買賣。


1.拉丁舞導師李嘉瑩7年前的抽脂死亡案,涉案女西醫關孝孜誤殺罪成,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入獄6年。

法官李素蘭判刑時形容事件是災難,批評被告沒有監察及評估死者的維生指數,無為死者提供呼吸器,亦都無記錄手術過程及注射鎮靜劑劑量等資料,並對被告關掉維生儀器聲響的做法表示震驚,又指整個抽脂手術歷時約3小時,死者處於深度鎮靜狀態,被告應等對方完全清醒,而非中途離開。

死者家屬批評被告作為醫生,沒有謹慎和盡責保障死者生命安全,辜負死者和家屬對專業的信任,強調不會原諒被告。

事發在2014年,32歲死者李嘉瑩在尖沙咀「重生植髮中心」抽脂時昏迷, 其後不治, 被告關孝孜, 被指在手術後離開約50分鐘, 期間由沒有受過醫學訓練的職員照顧事主, 涉嫌嚴重疏忽而非法殺死事主, 高等法院7人陪審團早前一致裁定被告誤殺罪成。

 

2.港府星期一(10月4日)舉行第三輪區議員宣誓儀式後,對16名區議員的宣誓有效性存疑問,要求提供額外資料。

今次宣誓儀式同樣在北角社區會堂舉行,新界東4區區議員獲安排宣誓,包括沙田、北區、大埔及西貢,涉及52名區議員。多名區議員出席宣誓後表示,宣誓過程順利。

宣誓前夕,新界東最少3名民主派區議員辭職,包括西貢區余浚寧、沙田區陳諾恒及陳珮明。另外, 大埔區的姚鈞豪因為涉及一宗非法集結案正在服刑,無法出席宣誓儀式。

當局早前向相關區議員發信,邀請他們在指定日期,出席北角社區會堂舉行的宣誓儀式, 繼續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監誓。政府會在宣誓儀式後,發布宣誓有效的區議員名單,監誓人對宣誓有效性存疑的區議員,會按相關法例作出跟進。

政府至今舉行了兩場,分別是港島區及九龍區的區議員宣誓,共27人被取消資格,,另有3人缺席宣誓須即時離任。第四場涉及新界西共5個區的宣誓儀式,將於星期五舉行。

 

3.澳門再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政府宣布星期一(10月4日)晚上9時起,進行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當局希望爭取48小時內完成採樣。珠澳聯防聯控機制即時取消珠澳口岸免檢疫通關安排。

澳門星期一(10月4日)公布新增一宗確診個案,患者是名住珠海斗門的46歲內地裝修工人,已接種兩劑國藥疫苗。他曾租住三間酒店,於上周曾進行三次核酸檢測,結果都呈陰性。

當局正調查感染源頭,並宣布即將開展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

 

4.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內閣名單公布,20名閣員當中,有13人首次入閣,外相和防相留任。

 

5.南北韓熱線通話中止近兩個月後再次恢復。南韓表示,此舉為穩定朝鮮半島局勢和恢復南北韓關係奠下基礎。北韓就敦促南韓要為恢復關係積極作出努力,包括先解決雙方之間的重要課題。


十一國慶日,灣仔金紫荊廣場早上8時舉行升旗儀式,並於會展舉行酒會,出席嘉賓包括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前特首曾蔭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一眾問責官員。

林鄭在酒會致辭,形容今年國慶對香港別具意義,新制度除開創更美好未來,更體現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的精神。她指香港在《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雙重保障下,踏上「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可以講係比回歸以來嘅任何時候,都更具備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嘅條件、更可以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