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經營39年的本地連鎖式大型食品及急凍食品專門店「大昌食品市場」將結束營運。據報,大昌人事部今日(15日)陸續向員工發出終止僱傭合約通知書,指大昌食品市場業務受到不確定的外在因素和各種營運挑戰,經審慎考慮後,決定終止食品市場業務,有關僱員合約將於下月14日工作時間結束後終止,估計涉及近百名員工。

大昌行今日(15日)表示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關閉28間食品零售店,未有透露正式停運日期。公司強調會繼續為香港市場提供採購、分銷及食品加工等業務。

大昌據悉亦向旗下會員計劃「大昌煮意兵團」成員發通知,稱為配合業務發展,將於下月1日終止運作。

大昌食品市場屬於大昌行集團其中一個零售部門,於1979年成立,前身為「大昌行員工特賣中心」,主要提供急凍貨品特價優惠。80年代開始於多個地方開設「大昌食品」,當時大多遍布於公共屋邨。1985年於香港開設急凍食品連鎖專門店「大昌貿易行食品肉類海鮮特價市場」。1992年再易名為「大昌食品市場」,並更換商標,標誌上的菜、肉、魚圖形,從此象徵為顧客提供每天必須食品,深入民心。

大昌食品1980年代初率先推出香茅調味料,90年初推出即食餸菜包,2000年推出已醃味的南非螺等,其他商店爭相仿傚。

大昌2004年開始以「味力大使」為吉祥物,2006年9月聘任喻為「美女廚神」的蘇玉華為形象大使,推廣一系列食品,全盛時期全港有90分店。

全港首間「大昌食品專門店」於2007年開設在銅鑼灣堅拿道,提供頂級中西美食及時尚購物環境,亦是為全港首間「大昌貿易行食品肉類海鮮特價市場」。隨後多個地方相繼開設「大昌食品專門店」,遍布港九新界。

除零售業務,大昌食品市場於葵涌自設食品加工中心。


天津東麗區津漢公路與經三路交口西側,早上6時35分發生旅遊車追尾撞向公車交通事故,導致1人死亡,37人輕傷。

 

事故發生後,兩輛車起火猛烈燃燒,公安、應急、消防、衛健等部門到達現場救助傷者。目前傷者已在醫院就診,無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深水埗昨晚(14日)發生的狂亂駕駛車禍,一輛白色私家車因違泊被警方截查時突驅車逃離,沿途撞至少5車與一位行人路上的女途人。肇事司機逃至元州街與九江街交界後隨即棄車逃離,其後警方車內繳獲疑似霹靂可卡因和冰毒。涉事車輛車主被捕並被通宵扣查,涉事司機仍下落不明。

網傳車CAM片段顯示事發時間為晚上7點28分,可見一輛白色私家車於青山道60號對開拒絕接受警員調查,更踩油逃離現場。私家車從衝鋒車後衝出,警員伸手阻擋未果,私家車隨即徑直撞向一輛掛中港車牌的車後,立即左轉並剷上行人路,期間不斷加速,後面的行人見狀嚇至目瞪口呆馬上卻步。據悉,肇事私家車繼續駛向元州街近欽州街,以及近九江街,直至撞向另一架七人車及一輛的士車尾後,司機棄車逃去。

事故造成的傷者包括一名女途人和一名被撞的私家車司機。女行人頭部受傷流血陷昏迷,送往瑪嘉烈醫院進行救治。另外一名被撞私家車司機報稱耳痛和頭暈,被送往明愛醫院接受治療。

警方搜查棄車時繳獲約30克懷疑可卡因和約20克冰毒,市值約為52,000港元。警方今日(15日)在上水逮捕涉案車輛32歲潘姓車主,他因涉嫌販毒被通宵扣查。而涉事司機的身份及下落仍未明,懷疑沒有有效駕駛執照。

警方將案件列作狂亂駕駛、販毒及無牌駕駛,由深水埗警區重案組跟進。

 


深水埗發生不顧而去的連環車禍,一架私家車據報疑逃避警員截查,駛至青山道60號近嘉頓廠房對開時,連環撞到女途人及最少五架車,受傷女子重傷昏迷送院,肇事司機事後棄車逃逸,警方正追查下落。

事發於晚上七時廿八分,白色肇事私家車沿青山道行駛,至青山道60號對開,目擊者表示私家車撞到一架車後衝上行人路,把一名女途人撞至重傷後,司機未有停車,續右轉往元州街方向逃去,撞到一架車。然而,白色私家車再沿元州街往長沙灣方向行駛,至九江街交界,撞向另一架七人車及一輛的士車尾後,司機棄車逃去。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的中學校園欺凌案演變成悲劇,長期被三名同班同學霸凌的13歲初中生「小光」,慘被人用鐵鍬活活打死後,藏屍於荒廢的菜棚內,三名嫌疑人被拘捕。

近日網傳「3名初中生霸淩同學並將其殺害」的消息引起關注。網傳資訊顯示,邯鄲市肥鄉區一名化名「小光」的初中生,長期遭三名同班同學的霸淩,至3月10日下午5點左右將被他們殺害,屍體掩埋在北營村南側的廢棄蔬菜大棚內。肥鄉區張莊村委會書記13日,證實,網傳資訊屬實,記者致電肥鄉區公安局舊店派出所,工作人員稱:「案件正處理中。」

 

 

 

 

受害人父親表示,小光3月10日下午1點左右告訴奶奶,打算跟同學出去玩。至下午1點58分,家人由於外出,爺爺曾給小光打電話,詢問是否需要為其留門,小光當時曾接聽電話。下午5點,再致電小光,手機已被關機,家人遍尋不獲,至晚上十點多決定報案。

警方通過監控發現,與小光同行還有另外3名男同學。警員與村書記向該三名學生查回,三人均異口同聲表示未見過小光。

 

 

「當時心裡就已經感覺要出事了,我趕緊把孩子電話卡補辦回來,並查詢微信記錄,發現孩子微信曾給其中一名學生轉過幾百塊錢,我立馬把這個情況告訴警方。」王先生告訴記者,在監控視頻和轉帳記錄的證據下,三名學生才和盤托出小光屍體已被埋於北營村南的廢棄蔬菜大棚內。

「他舅舅在現場看孩子遺體時發現,孩子的臉被鐵鍬鏟得面目全非。」王先生悲憤地表示,3名十三四歲學生,竟能如此心狠手辣,不僅涉嫌殺害自己兒子,還將遺體進行掩埋,毀屍滅跡。

「過完年開學,還沒有一個星期,孩子就……」王先生哽咽著,憶述小光平常是一名非常聽話、脾氣好、性格好的孩子,在家會自己洗衣做飯收拾家務,非常讓人省心。王先生還表示,早前孩子就曾表示不願上學,「以為孩子貪玩,並沒有當回事,後來才知道孩子在學校受到霸淩。」

3月13日,記者多次撥打小光所在學校電話,惟無人接聽。肥鄉區張莊村委會書記證實,涉案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抓獲。肥鄉區公安局舊店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案件正在處理中」。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日前發生疑似燃氣洩漏引發爆炸事故,增至7人死亡,27人受傷。事故發生後,中央電視新聞總台記者抵達現場直播,期間被身穿制服的人士上前擋住鏡頭,直播被逼中斷。中國記協罕有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譴責。

片段見到央視總台記者楊海靈在現場直播期間,多名身穿制服的男子上前擋住鏡頭,有人稱「太危險了,不可以進入」,要求人員離開,其後直播中斷,總台直播間的兩名主播表情錯愕。另一片段顯示,三名央視記者在現場被十多名制服人員推撞、包圍和驅逐。

中國記協其後發表題為《正當採訪時記者的權利》的文章,指出爆燃事故發生後,有央視記者被中斷直播,還有被十幾人推搡,導致採訪受阻。文章認為記者在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上,詳實記錄與報道可以安撫群眾制止謠言傳播,並且可以補充官方報道缺失的資訊,而非在現場添亂。

三河市政府翌日發佈,在文中認可與支援記者的工作需要以及重要性,但認為由於現場仍然有天然氣洩漏風險,本著生命至上原則疏散非救援人士的做法無過,指出是一線勸離人員的溝通方式出現問題導致誤會與質疑,稱已嚴厲批評相關人員,以及派員向相關記者道歉。


大陸福建快艇在金門拒檢後覆翻致兩死的事故滿一個月,今日清晨再發生福建漁船在金門外海疑因觸礁沉沒,船上共六人墮海,兩岸分別派人搜救,其中兩人死亡,兩人仍失蹤。

事發地點位於金門東碇島附近海域,沉沒的漁船「閩龍漁61222」來自福建,船上6名船員全部墮海後,其中兩人證實不治,兩人獲救。

大陸漁船「閩龍漁61222」在金門東碇島西南約1海里處沉沒,船上6名船員落海,兩岸聯合搜救。

 

台灣搜救指揮中心清晨六點接報,指大陸漁船在金門西南方1.1海里處海域沉沒。大陸及台灣於沉沒位置附近執行聯合搜救。大陸方面派遣直升機、海救船、及兩艘海巡艦等參與。台灣海巡署成立應變中心搜救,金門海巡隊派出4艘船往現場。

一個月前,一艘福建漁船在金門海域被台灣海巡署船隻驅離,船上4人全部墮海,其中2人死亡,事件一度令兩岸關係緊張。

 

 


踏入香港「藝術三月」,康文署推出的「藝術@維港2024」大型戶外藝術計劃,與國際藝術團隊teamLab合作的首個專案「teamLab:光漣」,將於3月25日(周一)起在金鐘添馬公園至海上展出超過200隻高達3至5米的「發光蛋(ovoid)」裝置。其中,添馬公園草地部分需事先透過上預約。與此同時,中西區海濱長廊也將舉辦另一展覽,兩項活動總成本約為5000萬港元。康文署預計「藝術@維港2024」活動將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

 

兩個藝術作品 包括《持續站立的生命》展示200多個發光的ovoid,與觀眾互動並通過改變顏色和音效產生變化。另一件《呼應之樹》令公園內幾十棵樹木與ovoid相互呼應,不斷變換光色和音調。

 

康文署長劉明光表示,今次是teamLab首次在海邊設置「發光蛋」,蛋形裝置象徵著生命,寓意生命與世界不可分割,無邊界且具有連續性。裝置並以光線連接自然和人類,通過光線模糊水陸界限、觸動人心。

展覽期間,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將會實施人流管制,市民需提前預約,出場時出示登記二維碼方可入場,每晚6:30至11:00之間,每30分鐘為一場次。從3月18日中午12點開始,市民可在Klook預約未來一周的觀賞時間。之後,每逢周一中午12點會開放未來一周的預約時段。每人每天只能預約一場次,每次預約可容許最多兩人入場。

至於另一個展覽「藝術有理」位於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由本地藝術團隊LAAB Architects和藝術家郭達麟創作,包括《維港盃》和《薛丁格牀》,是與光的本質和特性相關的互動藝術裝置。

尖沙咀海濱還有三個項目,其中包括由「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的「梵古.樂印」,由領賢慈善基金和梵古文化遺產基金推出。該項目在尖沙咀鐘樓前方設置了巨型LED藝術裝置《迴圈》,展示梵古藝術精華,並配以原創音樂《不見不散》。

 

 

康文署還將舉辦多項紀念金庸百年誕辰的活動,包括在文化博物館和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辦的雕塑展覽。康文署還將與無線電視合作,舉辦服裝道具展覽,並推出多項教育推廣活動,包括講座、親子工作坊。


胃癌屬於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逾半華人體內常見的「咽峽炎鏈球菌」,可引致胃癌。

研究由中大教授于君率領的團隊進行,他們發現胃癌患者胃黏膜中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通過小鼠進行實驗後,確定咽峽炎鏈球菌是促使胃腫瘤生長的致癌機制,通過誘發胃部炎症和胃萎縮的方式進行。研究人員還揭示咽峽炎鏈球菌在胃部定植的機制,對未來的臨床干預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生物學國際期刊《細胞》上,也是中大首次有主理的研究論文登上該期刊。

 

咽峽炎鏈球菌通常出現在口腔疾病,如蛀牙中,菌群與胃癌的關聯性引起研究人員的關注。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見的癌症,也是香港第六大癌症。幽門螺旋菌感染被認為是胃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但只有1%至3%的感染者最終會患上胃癌。除幽門螺旋菌,其他存在於胃部的微生物群是否會引致腫瘤,醫學界一直未能給出明確答案。

研究團隊對患有胃炎、胃癌前期病變(包括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以及胃癌患者的胃部微生物群進行分析,發現患者胃黏膜中存在五種口腔病原體,其中包括咽峽炎鏈球菌。咽峽炎鏈球菌主要存在於口腔、鼻咽、胃腸道和陰道,可進入體內無菌部位,引起侵襲性感染。由於咽峽炎鏈球菌能夠適應pH值在3到5之間較高的酸性環境,能夠在胃黏膜中存活和定植。實驗室數據顯示,咽峽炎鏈球菌的感染在中國人群中相當普遍,可以在約50%至70%的人的胃黏膜內檢測到,而幽門螺旋菌的感染率僅約為40%。

研究結果還表明,咽峽炎鏈球菌感染會引發胃部慢性炎症和胃萎縮,進而增加胃癌的風險。咽峽炎鏈球菌感染會導致胃黏膜細胞的損傷和死亡,進而誘發細胞增生和發炎反應。長期的胃部炎症和組織損傷會促進腫瘤的形成。

 

減少咽峽炎鏈球菌感染  可減胃癌風險

這項研究對於胃癌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提出,通過減少咽峽炎鏈球菌的定植和感染,可以降低胃癌的風險。他們正在進一步研究開發相關的臨床干預措施,例如利用特定抗生素或益生菌來抑制咽峽炎鏈球菌的生長。此外,研究還提醒人們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減少口腔病原菌進入胃部的機會。

研究指尚未能進一步確定咽峽炎鏈球菌與胃癌間的因果關係,仍需進一步臨床研究驗證。此外,每人胃癌風險因素可能不同,包括遺傳、飲食、吸煙、酗酒等因素,因此團隊認為綜合考慮多個風險因素,才能更好地評估個體的胃癌風險。

 


浙江台州市一名曾自行到店鋪紋身的17歲少年,參加服兵役體檢時被拒,家長投訴至消保委,經調解後紋身店竟獲賠償1.3萬人民幣,獲選為年度省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網圖)

 

台州三門縣消保委去年接獲涉案人父母投訴,聲稱當時未滿18歲兒子前年7月在紋文身店紋身後,去年參加服兵役體檢時因身上有紋身被拒,投訴人認為,商家未經監護人同意,擅自向未滿18周歲未成年人紋身,令其無法參軍,應承擔相應責任。消保委調解時,紋身店回應指,投訴人兒子紋身時個子高大,看起來像成年人,反指母親作為監護人,體檢前未發現兒子紋身,自身也應承擔責任。

三門縣消保委認為,案中17周歲的在學少年,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紋身應該先徵得法定監護人同意,家長有權要求商戶賠償。經調解,雙方達成一致,由被訴方賠償一萬三千元人民幣。

三門縣消保委提醒,未成年人紋身除影響身體健康,還可能使其在求學、參軍、就業中受阻,侵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權、發展權、受保護權、社會參與權等。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等立法原則和精神,社會應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給未成年人以特殊保護。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