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對美國商品需求減弱,加上美國工廠的出口活動減少,之前大舉押注在華業務增長的美國製造業,同樣受創。

中國等國家近期需求減弱,威脅到美國製造商等出口強表現。美國供應管理協會數據顯示,12月衡量美國製造業活動的指數跌幅超出市場預期,當中衡量新出口訂單的分項指標跌至兩年新低,意味參與調查的數百間企業中,不少企業的海外銷售都有所放緩。

工業巨頭Caterpillar和3M約一成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兩間公司將在本周公布最新業績,但兩間公司的高層去年10月稱,對中國經濟放緩感到擔心,導致股票及美國工業類股下跌。工業膠水製造商H.B. Fuller Co. (FUL)稱,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已導致公司2018年利潤減少1,000萬美元,今年利潤可能減少2,000萬美元。該公司13%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

PPG工業公司(PPG Industries Inc., PPG)稱,第四季度用於中國產汽車的塗料銷售額減少15%。工具製造商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 Inc., SWK)稱,預計中國和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今年經濟增長將放緩。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同樣令美國部分小型企業造成衝擊。芝加哥制革廠Horween Leather Co.將約40%的優質皮革出口給中國及其他地方的高檔鞋類和箱包生產商,該公司去年銷售額下降了大約10%,公司總裁Skip Horween已為此減產,他又相信仍會出現一段調整期。

除中國因素外,美元走強、美國對某些外國商品徵收關稅導致成本上升,也令部分美國製造商帶來壓力。

 

(華爾街日報)

 


兩間私營航空公司被美國認為涉援助伊朗,包括把武器從德黑蘭運至敘利亞,周四被財政部列入制裁黑名單。

兩間航空公司分別為伊朗航空公司Qeshm Fars Air、亞美尼亞航空及兩架貨機。其中Qeshm Fars Air被指在受到制裁的伊朗馬漢航空(Mahan Air)指使下,用兩架貨機為聖城軍(Quds Force)把武器從伊朗運往大馬士革。聖城軍屬於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精銳軍事力量,已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至於亞美尼亞航空服務公司亦因為與馬漢航空合作而受制裁。

美國財政部長姆欽表示,財政部把矛頭對準獲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是為摧毀一個非法網絡而開展的施壓行動,指伊朗政權利用網絡將恐怖主義和動亂輸往全球各地,包括在敘利亞利用伊朗難民當武裝分子和人肉盾牌。

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及Qeshm Fars Air未有回應事件。

Qeshm Fars Air在網站上宣揚自己與伊朗政府的關係,包括刊登與巴斯基(Basij)高級指揮官的合照。巴斯基為受制裁的民兵組織,被指使用童兵,並有其他侵犯人權的紀錄。

(華爾街日報)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道,美國官員正討論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希望藉此安撫市場,同時鼓勵中方作更大讓步。不過,美國財政部隨後已否認。

副總理劉鶴應邀,本月30日和31日訪美,繼續推動中美貿易談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姆欽在一系列戰略會議上提議取消部分或全部對華關稅,指會有助推進貿易談判,取得中國對更長期改革的支持。

不過,知情人士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反對姆欽的提議,擔心讓步可能被視作示弱。

在過去有關中國的討論中,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一直採取較強硬立場。但據知情人士稱,特朗普今次已表明希望達成協議,並向萊特希澤施壓,要求拿出協議。

中美正試圖在3月1日,即貿易談判90日限期前解決雙方的爭端。如果無法達成協議,美國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將按計劃從10%加至25%。稅率上調可能打擊美國進口商,進一步削弱已經顯出疲態的中國經濟。

在萊特希澤牽頭貿易談判的同時,姆欽一直積極制定政府策略。而姆欽在與貿易團隊協商時曾建議,可能在1月30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赴美談判時提出取消關稅,比目標日期提前一個月結束談判。

萊特希澤在貿易談判中一貫採取強硬立場,他認為,中國未能履行以往的協議,在未來履約方面不可信。他在與中國談判時表示,唯有中國證明履行談判承諾,美國才會考慮取消關稅。不過有參與談判的人士稱,有跡象顯示萊特希澤立場有所軟化,包括不排除如果美國3月1日達成有利協議,會取消部分對華關稅的可能性。

特朗普近數天已就達成協議的前景表示樂觀。他星期一表示,相信能與中國達成協議。而部分中國官員也對達成協議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中國政府計劃下周派遣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前往華盛頓,為劉鶴與萊特希澤和姆欽的會面做準備。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總統特朗普正處於兩難,一方面,據白宮官員稱,特朗普對美國去年秋季的經濟下滑及隨後的持續震蕩感到不安。而投資者正密切關注中美談判結果。另一方面,據幕僚稱,特朗普不想被視為對中國態度軟弱,一直透過關稅展現對華強力施壓的姿態。

姆欽除已建議取消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去年8月起對另外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也在考慮之列。

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的顧問庫什納(Jared Kushner)已表態支持取消部分關稅,但涉及的規模不及姆欽建議般大。庫什納的發言人稱,未有施壓要求提高關稅。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負責研究中國的學者Pillsbury稱,特朗普政府正處於評估中國做法的早期準備階段,選項包括對中國的進展給予一定回報、或向其施加更大壓力。

解決貿易爭端為中美兩國的優先事項。中國規模龐大的製造業受到美國關稅衝擊,中國經濟放緩速度較預期快,而中國的報復性關稅也令許多美國企業受損,尤其是作為特朗普重要支持者的美國農戶,而其他國家也開始受到影響。蘋果公司(Apple Inc.)的大型日本零部件供應商日本電產株式會社下調利潤預期,並將此歸因於美中貿易衝突導致中國需求急劇放緩。

即將進行的談判料將回應美方的重點關切,包括中國給國內企業的補貼,及中國政府向美國企業施壓要求向中國合作夥伴轉移技術的舉動。

新一輪談判前夕,雙方部長級貿易官員上周在北京進行為期三天磋商。在討論中,中方官員提出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尤其是農產品和能源相關商品,但未作出任何明確的承諾。

(華爾街日報)


香港樓價出現調整,令市場憧憬政府會「減辣」或放寬按揭。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一(14日)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政府樂見樓市有秩序調整,但認為無需要採取任何行動為市場提供支持,現階段亦無計劃放鬆針對樓市的措施。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星期一(14日)表示,政府針對樓市逆周期措施,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限制樓按成數,都有助穩定樓價上升。他又認為,二手樓價只由高峰調整8至9%,政府要減辣或放鬆按揭措施是言之尚早。


中美星期一(7日)開始展開為期兩天的副部長級貿易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前表示,對中美貿易談判感到樂觀,又指內地經濟轉差令中國更想達成協議,解決兩國的貿易爭端。有分析預料,今次談判並非旨在取得實質性進展,而是為下一輪更高級別談判做準備。

由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率領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上周日(6日)抵達北京。格里什與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關係密切,而萊特希澤則是對中國立場最為強硬的「鷹派」官員。

美國副貿易代表格裡什(左)率領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6日抵達北京一間酒店。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抵達北京。

今次赴京的美國貿易代表團以副部長級為主,涵蓋農業部、商務部、能源部及財政部等代表。代表團成員包括: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瑪律帕斯(David Malpass)、美國貿易代表署首席農業談判代表杜德(Gregg Doud)、美國農業部負責貿易和對外農業事務的副部長麥金尼(Ted McKinney)、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的副部長卡普蘭(Gilbert Kaplan),以及美國能源部負責化石能源事務的助理部長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inberg)。

分析料談判未必對經貿有實質進展

有專家分析稱,今次談判是為接下來的重量級談判做準備。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拉迪(Nicholas Lardy)認為,美方代表團成員以副部長為主,意味談判的目的是為未來更高級別的會談奠定基礎,而並非要在談判中取得實質性進展。

曾擔任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顧問的國際貿易律師霍里克(Gary Horlick)認為目前談判階段,特朗普政府不需要派出最高級別的官員。

霍里克分析指,代表團成員涵蓋在這個階段應有的專業水準,認為人選非常合適。他又表示,農業是關鍵的談判之一,而杜德擔任美國首席農業談判代表非常適合。

歐亞集團亞洲區主任、前美國財政部官員希爾森(Michael Hirson)稱,考慮到市場的敏感性,雙方可能都希望傳達一種有進展的資訊,而實際進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他們是否會宣佈舉行下一輪更高級別的實質性談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20國集團峰會期間就貿易「休戰」達成共識,決定暫時停止施加新關稅90天,希望通過談判在2019年3月2日的最後期限之前達成協議。

(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美國《商業內幕》/彭博通訊社)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華爾街股市聖誕假期後復市,當地周三勁升,道瓊斯指數首次創下單日升逾1,000點的紀錄,從早前連續四個交易日的跌勢中反彈。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亦一同創下自2009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

道瓊斯指數30隻成分股全部上升,標普500指數11類股也全部上揚。亞馬遜(Amazon.com, AMZN)、Facebook 和Netflix 均上升逾8%。受重要的假日購物季初步數據表現強勁帶動,零售類股向好。而原油期貨則上升近9%。

美國聯儲局加息、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及油價暴跌的擔憂,令美股第四季大部分時間都充斥恐慌情緒,美股三大主要指數可能出現自2008以來的首次的年度下跌。在周三前的四個交易日內,道瓊斯指數累計下跌逾1,800點,跌幅近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四名副董事長之一胡厚崑,批評外國市場禁售華為5G產品的做法不負責任,稱華為的設備安全,質疑外國官員自證華為帶來網絡安全威脅的做法。

胡厚崑在東莞華為總部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沒有證據表明該公司的產品構成安全風險。他斷言華為是5G技術的領軍企業,稱試圖阻止華為進入其市場的國家只會害了自己,並增加消費者的成本。

對於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捕,他以涉及法律為由沒有回答有關該公司首席財務長孟晚舟近期在加拿大被捕的問題。

加拿大12月1日應美國要求在溫哥華逮捕孟晚舟。美方指控她在華為在伊朗業務的問題上對銀行有欺詐行為,孟晚舟否認。

胡厚崑稱,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華為對任何一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他表示,雖然近來出現波折,但華為的業務正常開展,已簽下25份5G商業合同,今年收入有望達1,000億美元。

胡厚崑表示,華為願與有合理關切的任何一方進行公開對話,但也將堅決自衛,反抗任何沒有依據的指控,不會聽任華為聲譽受損。

華為是全球最大電信設備生產商和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供應商,在度過非比尋常的幾個月、目睹一些市場的大門對其關閉後,該公司正奮起反擊。

美國政府官員及很多美國盟友正嚴密審視華為,尋求在明年開始有望推出的5G網絡中禁用該公司設備。

在美國,華為的設備已被排除在電信網絡以外多年,很多大型運營商也不推廣華為的智能手機。華為曾打算與美國AT&T合作推出一款手機,但至今年年初告吹。

美國一直敦促盟友避免在推出5G網過程中使用華為的技術。5G網絡料將帶來連接速度的大幅提升以及聯網設備的快速增長。

華為:美國擔憂被監控不切實際

多年來,美國官員一直擔心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於監控美國人或破壞電信網絡。華為則一直保證絕不會將設備作不法用途。

胡厚崑周二重申華為獨立於中央政府運營,並稱網絡安全是華為關注的重點之一。他稱,禁止個別公司參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

胡厚崑稱,儘管遭西方政府攔阻,但華為的業務狀況依然良好。他稱,該公司獲得的5G合同在數量上超過競爭對手。他稱,如果時機成熟,華為對在美國開展業務持開放態度。

他稱,美國市場總有一天會需要最好的技術和最好的公司,華為雖然不知道那一天何時到來,但會耐心等待。

他表示,華為還在全球設立更多網絡安全中心,讓客戶和各國政府測試其設備。在設立這些網絡安全中心前,華為已為英國一設施提供十年資金。

近幾個月,多個美國盟友與美國聯手抵制華為。澳洲和新西蘭已以網絡安全為由,企圖阻止華為參與5G鋪設項目。12月初,華為的長期客戶英國電信公司(BT Group PLC, BT.A.LN)宣布,準備將華為設備從其核心網絡中移除。英國電信公司稱,這次移除設備是始於兩年前的系統升級措施。

 


HMV數碼中國(08078)公布,附屬公司HMV香港零售自願清盤,而清盤期間,清盤人將尋找新投資者,重開HMV零售業務。七十多名員工被即時遣散,臨時清盤人與員工開會,稱將支付員工部分欠薪、遣散費及通知金。

該公司表示,HMV零售未能賺取足夠收入,應付自身營運開支,並在可見將來並無合理期望,能為財務表現或營運作出任何顯著改善。

HMV零售以債權人自願清盤的方式清盤,當中考慮因素包括缺乏償債能力,及先前收到的多宗欠款訴訟。公司正與有關業主商討還款方案。

公司指出,HMV零售自願清盤將不會對集團財務表現及現有業務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包括但不限於藝人管理、影片及電視節目經銷及製作、唱片製作及放貸業務,該公司並無向HMV零售提供任何形式的企業擔保。


中美貿易磨擦未解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星期三(12日)在港出席活動時表示,貿易糾紛並非短時間內可以解決,中美雙方不應以對立作為解決方法。他預計即使貿易戰結束,兩國間的複雜關係或會持續20年,市場應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