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敦促中國對外開放其國內經濟,並協助改革當前受到美政府抨擊的國際貿易體系。

歐盟或爭取與中國合力抵制美國

歐盟早前與其他盟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包括歐盟上月起與新西蘭和澳洲進行自由貿易談判,周二與日本簽署歐盟迄今最大規模的貿易協定。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歐盟正努力爭取全球對自由貿易的支持,抵制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施壓。

另外,歐盟高級官員本周訪問北京,敦促中國放寬外商投資限制,並減少對鋼鐵等國內產業的扶持力度,免扭曲全球市場。歐盟和中國同意達成合作關係,共同改革世界貿易組織。有歐盟官員稱,需要邁向WTO 2.0,除需要美國,也需要中國參與。

歐盟、日本和美國自去年12月已著力改變WTO關於補貼措施和國企監管的措施,但兩個因素均屬於中國經濟模式的主要驅動力。長期存在分歧的歐盟和中國談判代表都承認國際貿易規則存在漏洞。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歐盟既想與中國合作共同對抗美國,又對中國的反競爭性政策心存顧慮,它必須平衡好兩者的關係。

雖然歐盟尋求在WTO改革方面與中國合作,但歐盟周三表示將繼續抵制中國的貿易行為。歐盟表示,將對中國製電動自行車徵收21.8%-83.6%的臨時反傾銷稅,將於年底前作最終決定。另外,歐盟還將調查中國對電動自行車的政府補貼行為。

中國形容美國為全球商業破壞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三稱,貿易戰衝擊各方對世界經濟的信心,以一己之私發動貿易戰,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零和思維,是二戰結束以來國際規則和全球治理的一次全面倒退。《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利用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將自身塑造成國際秩序維護者,同時把美國描繪為全球商業活動的破壞者。

中國為維持製造業全球開放市場 未敢忽略歐盟

為緩和歐盟長期擔憂歐洲投資者及出口商在中國遭不平等待遇,中國政府已承諾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擴大進口,改善市場准入和放寬對外商投資的限制。《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為維持其製造業賴以維生的全球開放市場,一直保持與歐盟接觸。

歐盟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去年購買3,750億歐元(合4,360億美元)中國商品。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購買接近2,000億歐元歐盟商品。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