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策引通脹隱憂
美聯儲決策陷入深思
一方
在經濟局勢波譎雲詭的當下,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1 月會議紀要的公布,宛如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這份紀要揭示出,美聯儲決策官員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系列政策提案所帶來的潛在通貨膨脹效應,正處於深深的憂慮中。
特朗普上台後,一系列強硬的經濟與社會政策引發廣泛關注。他曾信誓旦旦地揚言,要對美國的部分最大貿易夥伴加徵全面性關稅。在特朗普看來,這些國家不僅存在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在打擊毒品販運方面也力度不足。他的這一舉措,無疑給全球貿易格局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特朗普還矢誌執行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眾多經濟學家敏銳地預測,這一移民政策與關稅措施雙管齊下,極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效應。
再把目光聚焦到美聯儲這邊。美聯儲制定利率的關鍵機構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在連續三次果斷決議降息之後,於今年 1 月召開會議並進行表決,最終決定維持利率按兵不動,並明確表示短期內並不急於再次調降主要貸款利率。當時,美國的消費通脹已呈現出略微攀升的態勢,而在特朗普 1 月 20 日就任總統僅僅數天之後,美聯儲便做出了維持基準利率在 4.25% 至 4.50% 區間的重要決策。
美聯儲在會議紀要中明確指出,「與會官員預測,在適當的貨幣政策調控下,通貨膨脹率仍將持續朝著 2% 的目標穩步邁進,然而這一過程極有可能維持崎嶇波動的狀態」。這一表述,既展現出美聯儲對於通脹目標的堅定追求,也透露出對經濟運行復雜多變的審慎態度。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所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讓美聯儲的決策者們憂心忡忡。「貿易和移民政策潛在變化的效應」,這一因素很可能使原本就復雜的通貨緊縮進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與會的決策官員們對此深感憂慮。盡管這份會議紀要通篇並未提及特朗普的名字,但字裏行間無不透露著對其政策走向的高度關注與深度擔憂。
美聯儲還進一步表示,其轄下多個行政區的企業聯絡人 「已表明企業會嘗試將潛在關稅導致的輸入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這意味著,一旦關稅政策落地實施,企業為了維持自身的利潤空間,很可能會將增加的成本轉移到商品價格上,最終由廣大消費者買單,從而直接推動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從市場預期來看,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相關數據,期貨交易人目前預計美聯儲今年最多降息 2 碼的概率約為 80%。這一數據反映出市場對於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一種普遍預期,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在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與經濟運行潛在風險的雙重影響下,市場正密切關注著美聯儲的一舉一動,期待其能夠採取有效的貨幣政策措施,穩定經濟增長,控制通貨膨脹。
特朗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猶如懸在經濟頭頂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其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不僅讓美聯儲決策官員們憂心忡忡,也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高度關注。未來,美聯儲將如何在複雜的經濟形勢與政策環境中做出決策,以平衡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無疑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而特朗普的政策是否會如經濟學家所擔憂的那樣,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進而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也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哈薩克國營能源公司透露,他們與瑞士能源公司 Axpo 成功簽訂了 「首份哈薩克天然鈾精礦供應合約」。這份合約承載著重要使命,旨在滿足瑞士貝茲諾(Beznau)與萊布施塔特(Leibstadt)核電站的能源需求。這兩座核電站在瑞士的能源供應體系中佔據著關鍵地位,而此次哈薩克天然鈾精礦的供應,無疑為它們的穩定運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Axpo 的代表在談及這項交易時難掩興奮之情,他表示,此交易意義重大,不僅有助於 「確保瑞士的能源供應穩定」,還能在減少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球脫碳目標的實現貢獻瑞士力量。在全球都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實現碳減排的當下,核能作為一種低碳、高效的能源,其重要性愈發突顯。而瑞士通過引入哈薩克的鈾資源,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布局。
不過,雙方出於商業考量等因素,並未透露此次供應合約中的具體鈾供應量。這一神秘面紗雖未揭開,但絲毫沒有影響外界對此次合作的高度關注。
瑞士的能源政策在近年來經歷了一系列的調整與轉變。自 2018 年起,瑞士曾頒布禁令,禁止建造新的核電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瑞士聯邦政府在去年 12 月出人意料地表示有意修法,計劃開放興建新的核電站。這一政策轉向背後有著多重深層次原因。一方面,瑞士的人口處於持續增長態勢,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攀升,現有的能源供應體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開發新的能源供應渠道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瑞士設定了在 2050 年底前實現凈零排放的宏偉目標,核能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實現這一目標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國際地緣政治因素也對瑞士的能源政策調整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俄羅斯向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後,歐洲對莫斯科當局實施了一系列嚴厲的制裁措施,這直接導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歐洲地區普遍陷入了電力短缺的焦慮之中,瑞士也難以獨善其身。瑞士現有的 4 座老舊核子反應堆,盡管歷經歲月洗禮,但仍然承擔著全國約 29% 的電力供應重任。然而,這些反應堆在冬季等能源需求高峰期時,已漸漸力不從心,瑞士不得不依賴進口能源來填補缺口。此次與哈薩克斯坦的鈾採購合作,無疑為瑞士緩解能源供應壓力、增強能源自主可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與俄羅斯、中國接壤的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在全球鈾資源領域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鈾礦開採量佔全球 40% 以上,豐富的鈾礦資源使其成為眾多國家在核能發展道路上尋求合作的理想夥伴。盡管哈薩克斯坦坐擁如此豐富的天然資源,但自身卻長期面臨能源短缺的困境。為改變這一現狀,哈薩克斯坦也在積極謀劃本國的能源發展藍圖,計劃在南部巴爾喀什湖(Lake Balkhash)湖濱建造一座核電站。這一項目一旦建成,將極大地提升哈薩克斯坦的能源供應能力,促進本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瑞士與哈薩克斯坦的此次鈾採購合作,不僅是兩國在能源領域的一次深度對接,更是全球核能產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為瑞士的核能復興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哈薩克斯坦的鈾資源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相信將在全球能源領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為其他國家在能源合作方面提供寶貴的借鑒經驗。